《山河之书》读后感怎么写?( 三 )


在《道士塔》中,我们一方面为道士王圆篆因愚昧和贪婪而使莫高窟中的经文、锦帛流失海外而对其切齿 。一方面又因清朝官吏只注重贪图个人享受而对莫高窟不管不顾、听之任知,而对其痛恨有加 。直面历史百感交集,然而在痛定思痛后一种强烈的责任意识被空前强化了,崇高的历史使命感袭上心头,以至于使艺术的审美者脸红心跳、热血沸腾,这时在其意识形态当中个人的得失消亡了,取而代之的是升腾了民族大义、民族气节 。

《山河之书》读后感怎么写?


【《山河之书》读后感怎么写?】余秋雨《山河之书》读后感
余秋雨《山河之书》读后感
——字里行间都是爱
“壮哉,中国文化山河”!如果不是读余秋雨先生的《山河之书》,也许根本不会系统而完美地窥视隐藏在中国山山水水间震撼人心的魅力 。
虽然“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多数时候,我们还是更多地注意风景之美丽,不太会注重山水文化之魅力 。读了余先生的文字后,感觉自己以前许多时候浪费了时间和脚程 。
余秋雨教授认为中华文化拥有三条最大的天地之线,那也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经纬 。按照重要程度排列,第一条线是黄河;第二条线是长江;第
三条线比较复杂,在前两条的北方,是四百毫米降雨量的分界线,也就是区分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天地之线 。他这些年来的文化考察,主要就是对这三条天地之线的漫长踩踏 。
余秋雨教授常说:“路就是书,路外无书 。”在《山河之书》中,余秋雨先生用亲身游历、切身体验,为我们探访了中华文明,他去寻找一个个文化遗址和文化现场,然后把惊讶、悲痛、遗憾、感动告诉我们,每一段文字,每一段过往都带给我们强烈的震撼 。
他首度给年轻人列出一个行走名单:长江三峡;黄河壶口;长白山天池;安阳殷墟;三星堆;曲阜孔林;都江堰;泰山;兵马俑;万里长城;高昌故城;交河故城;库车千佛洞;敦煌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法门寺;西夏王陵;杭州西湖;南京紫金山;承德避暑山庄;峨眉山;黄山;庐山;九寨沟;桂林漓江;普洱茶山;黔东南村寨 。
《山河之书》从宏观上通述了中国
山河的空间意义,读起来让人极为震撼 。在核心篇目之后,即是余秋雨教授二十余年考察中国文化现场的脚印 。
散文吞吐古今,驰骋万里,仿佛他作品里的“三叠泉”,裹夹着自然的冲击力,雷霆海啸
般翻卷而来,带给人审美的强力震撼,仿佛长河落日的圆融气派,又仿佛黄钟大吕的磅礴气势令人荡气回肠,从精神上为之一振 。从微观上,理性与抒情结合,诗化的语言与理性的思考相结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