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之书》读后感怎么写?( 四 )


他说:“不管是春温秋肃,还是大喜悦大悲愤,最后总得要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客观地说,从写作手法上,秋雨散文的核心成分是议论,但又多以抒情的笔法来表达,这种议论与抒情相结合的有机融合,使的议论灵动起来,富有情趣,如《莫高窟》“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这些典雅抒情又充满睿
智的文字描写,使读者在理性的思考上获得一种愉悦的精神享受 。正是这种抒情与议论的结合,才使人们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国文化所经历的苦难历程,中国文人所独有的悲剧性命运,促使人们从心底反思:中国文化的历史定位是什么?中国文化所扮演的角色又是什么?可以说,余秋雨散文中的亮点不是生动细腻或大气磅礴的场面描写,而是这种用抒情的笔法,进行理性思考和议论 。
余秋雨的《山河之书》多以景物为题名,但是他不同于以往散文只关注景物的自然现象,多以个人的感情抒发和自我表现为主,而是以深邃的目光,透过现象,把关注的焦点定位在自然景观背后所沉淀的文化内涵上 。正如作者所说的:“我发现我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的较深脚印所在,说明我的心底的山水,并不是完全的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 。”这就与以前或偏重于时代精神的激扬,或沉迷于
个人感性生活的抒发的散文有了迥然不同的风貌,开辟了中国当代散文的新的艺术空间 。
寻找并发现隐藏于山水古迹的文化意蕴,从此成为我们看风景时新的视角 。通过读老余的《山河之书》,我们终于可以成为懂一点山水思想的人,看明白山水的同时也看明白自己的人生 。
《山河之书》的作者是余秋雨,他曾经获得许多荣誉称号 。二十多年前,他毅然辞去一切行政职务和高位任命,孤身一人考察并阐释中华文明诸多被埋没的重要遗址,这些遗址由此受到保护和弘扬 。他也被公认为当代中国重新梳理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人物 。
刚刚接触这本书时,觉得里面的文字枯燥乏味,但通过后来的阅读,才发现这本书的字字句句都十分哲理、经典 。
有这样的一个场面:两只蚂蚁在大地上相遇了,由于矜持互相没理 。爬过很久都后悔了,毕竟是同类啊,怎么没有拥抱一下?
我们人类就是蚂蚁 。
我们再渺小,也算拥有了生命 。生命,有它的本性 。本性之一是聚集,本性之二是延续 。对于智能高于蚂蚁的人类而言,就会因为聚集和延续,呼应前后左右,既自我安慰,又互相安慰 。
人类的自我安慰和互相安慰,主要办法是寻找“意义” 。生存的意义,生命的意义,聚集的意义,延续的意义……这在早期比较容易,只要有聪明人站出来,一说“意义”,大家就相信,一到现代就难了,既然大家从小已经知道了银河系和地球的一点点真相,那就很难再从根本上信任各种“意义” 。所以,现代智者特别苦恼,必须把知道了的一切当做并不知道 。这种情景,就像哈维尔所说的那样,在汪洋大海里寻找一个“意义的岛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