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的古诗( 五 )


王昌龄:《横吹曲辞·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
白花垣上望京师,黄河水流无尽时 。
穷秋旷野行人绝,马首东来知是谁 。
王偃:北望单于日半斜,明君马上泣胡沙 。
一双泪滴黄河水,应得东流入汉家 。
李白:《杂曲歌辞·北风行》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 。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怒号天上来 。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髀钗 。
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
李白:《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 。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
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 。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凉州词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使至塞上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
黄河颂 朋友!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的原野;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伟大而又坚强!这里,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 。
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
金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
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发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
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
你能描绘一下《高山流水》这首曲子的意境吗? 此曲运用了独特的表现手法在高山部分表现出了高山雄浑、深沉、肃穆、高洁的神韵 。
而后半部流水部分形象地表现了潺潺流水和巍巍高山相映成趣的意境 。

【高山流水的古诗】

流水在大自然中的变化万千,有小溪流水的潺潺,有大江东去磅礴,有瀑布倾斜的奔腾,还有几个清澈透明的泛音,令人想起了山泉丁冬水花轻溅的景象 。
全曲气势宏大,意境深邃,表现出秀丽、柔美的江南情调 。
作品简介:《高山流水》,汉族古琴曲,属于中国十大古曲之一 。
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 描绘“峨峨兮若泰山”和“洋洋兮若江河” 。
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 。
”钟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弹,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
出处:《高山流水》,为中国十大古曲之一 。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
有同名电视剧《高山流水》 。
此曲为古琴曲,唐代分为《高山》、《流水》二曲 。
“高山流水”最先出自《列子·汤问》,传说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
后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知己 。
《高山流水》原为一曲,自唐代以后,《高山》与《流水》分为两首独立的琴曲 。
其中《流水》一曲,在近代得到更多的发展,曲谱初见于明代《神奇秘谱》(朱权成书于1425年) 。
管平湖先生演奏的《流水》曾被录入美国太空探测器“旅行者一号”的金唱片,并于1977年8月22日发射到太空,向茫茫宇宙寻找人类的“知音” 。
关于《高山流水》的介绍有哪些? 爱问知识人尽管现在胎宝宝还听不懂音乐,但准妈妈经常听一些轻柔优美的歌曲或音乐能够改善不良情绪,产生美好的心境,并把这种信息传递给胎宝宝 。
这首《高山流水》旋律优美,准妈妈可以躺在床上欣赏,想象自己置身于山水之间,从而让身心得到彻底的放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