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苏幕遮》( 三 )
-范仲淹《苏幕遮》
范仲淹的苏幕遮和长亭送别相比有什么特点苏幕遮,上阙写秋景,凄凉孤寂 。
下阙抒秋情,无比伤怀,让人也是一阵心悸 。
《长亭送别》这一折,历来被誉为写离愁别恨的绝唱 。
崔莺莺对张珙缠绵依恋,两人刚刚订下白首之约,就要劳燕分飞,莺莺自然是难舍难分,在送别之中,她满心装的都是离愁别恨之情,但这些离愁别恨在送别的前前后后也经历了一些 起伏变化 。
下面我们就一同走进崔莺莺的内心,体会主人公不同寻常的情感经历 。
长亭之别正值深秋时节 。
在奔赴长亭的路上,碧空浮云万里,遍野黄花萎积,耳边可以听到西风疾吹,眼底可以看见北雁南飞,一种离愁别恨油然而生 。
特别是清晨看到经霜的叶子如同酒醉的容颜,一定是离人的血泪将它染红 。
此时此景,坐在车内的莺莺是一种怎样的心情?请同学们注意[滚绣球]这支曲子 。
一支曲子唱下来,有一种情反复吟唱,这就是“恨” 。
首先恨相见得迟,莺莺与张生两情相悦,相见恨晚,要成佳配又每每遭变故;所以,莺莺的心中很不自在,“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便是这恨的缘由 。
是说刚刚结束了相思,又开始早早面对别离 。
所以莺莺一路上恨柳丝长却系不住离人马,恨疏林留不住斜阳,恨一声人“去也”折磨得她身心交瘁 。
长亭饯别的筵席上,老夫人安排大家入坐:张生和长老坐,小姐这壁坐,一桌宴席好似银河隔开牛郎织女,再加上长亭外也是黄叶纷飞,衰草萋迷,更加令人伤怀不已 。
酒席上,张生无精打采“斜签着坐的,蹙愁眉死临侵地”“阁泪汪汪不敢垂,恐怕人知,猛然见了把头低,长吁气,推整素罗衣 。
”张生这些蹙眉垂泪,长吁短叹,莺莺是看在眼里,痛在心上 。
其实,莺莺的心情又何尝好?——“意似痴,心如醉,昨宵今夜,清减了小腰围” 。
面对即将分别的恋人,莺莺唱出了一腔怨情 。
这怨情正是深情的痴语 。
请同学们一起看[幺篇][满庭芳][朝天子]这三支曲子 。
[幺篇]是怨张生年少情薄,全不挂念数月来两人耳鬓厮磨的恩爱生活 [满庭芳]是怨供食太急,子母们当回避,分别在际,竟不能与张生举案齐眉,厮守片刻 。
[朝天子]怨美酒无味,清淡似水,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
怨世间人为了“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竟忍心“拆鸳鸯在两下里” 此时在宴席上,莺莺的内心有了一些变化,奔赴长亭的路上她恨两人聚少离多,让她从此后不得不独饮相思的苦酒,但随着筵席的进行,分别的时刻越来越迫近,眼前的张生又只是唉声叹气,所以此时的莺莺内心非常怨恨功名利禄拆鸳鸯在两下里 。
霎时间杯盘狼藉,车儿投东,马儿向西 。
两人终于要面对最后的分别 。
这一刻更是千头万绪,百感交集 。
但是,请同学们注意莺莺叮嘱张生的第一句话和最后一席话 。
第一句说,“张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 。
”最后一席话是“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 。
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我这里青鸾有信频须寄,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 。
此一节君须记,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在休似此处栖迟 。
” 这些叮嘱超出了一般的缠绵之情 。
这说明在莺莺的内心隐隐有一种忧虑 。
因为张生得中与否都是对他们爱情的巨大考验:如果落第,老夫人不会承认这个白衣女婿;如果得中,张生又极可能成为高门望族的择婿对象;如果张生不是忠厚至诚的君子,那么,莺莺弃妇的命运就是不可避免的 。
应该说这种怕被抛弃的心理是当时女子很普遍的心理,只不过两情相悦的时候,人们往往会暂时忘记,一旦别离在即,它就会凸现出来让人不安,莺莺是一个多情的女人,自然也不能例外 。
所以最后分别时,莺莺的内心又凭添了忧虑 。
送别张生,莺莺懒上车儿,此时的心境又怎样?“便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这是说凡是人间可经历的离愁别恨现在都填满了莺莺的胸膛 。
看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怎一个“恨”字了得?怎一个“怨”字了得?实在是言语无法传达了 。
好,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来总结一下《长亭送别》一折,莺莺的感情经历了那些变化? (表面上)恨——怨——忧 (实质上)依恋 总之,在莺莺心中,“情”字始终是摆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至于功名利禄、是非荣辱,统统可以不管 。
- 神兽|中国十大传统神兽,中国神兽有哪些
- 《唐宪宗传》经典读后感有感
- 批评的剖析读后感1000字
- 生物的真相读后感1000字
- 流动的盛宴读后感锦集
- 《西游记》的读后感大全
- 《安妮日记》读后感锦集
- 《昨日的世界》读后感摘抄
- 《董卿:做一个有才情的女子》读后感100字
- 《浮生六记》:和相处舒服的人在一起,才是最好的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