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学习总结

学习方法大课堂(一)学习要有科学的方法
影响学生学习成绩好坏的因素很多,例如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先天遗传素质、后天身体状况、教师与家长教育水平高低以及教育方法是否得当,校园小环境与社会大气候的影响、原有知识基础好差以及智力、能力强弱等等 。其中最重要的是两条:一是想学(目的态度);二是会学(学习方法) 。
可以说,所有学生在刚进校的时候,都是想学的 。但是,一个班级几十个学生,同是那几个老师所教,使用统一课本,入学时基础差不多,过了一段时间,成绩就会出现差距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差距会越来越大,初二年级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就是典型的例证 。什么原因呢?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虽然开始个个想学好,但是有的会学,有的不会学 。会学的学生因学习得法而成绩好,成绩好又可以激发兴趣,增强信心,更加想学 。越想学知识越增加,智力越发展,能力越提高,成绩越拔尖,形成良性循环 。不会学习的学生,开始学习不得法而成绩暂时不好,如能及时总结教训,改进学法,变不会学习为会学习,经过一番努力是可以赶上去的 。如果任其发展,不思改进,不作努力,成绩会越越来越差 。当差距拉大到一定程度后,就不容易赶上了 。那时就会对学习失去兴趣,不想学习 。越不想学成绩越差,继而在思想上产生一种对自我能力的怀疑,认为自己不是学习的料子,对学习完全失去了信心,厌恶、害怕甚至拒绝学习 。这种恶性循环一旦形成,必将成为学习上的失败者 。分析这两种学生的发展过程,前者走的是:想学——会学——更想学的路线,后者走的是:想学——不会学——不想学的路线 。两条路线起点相同,分歧点就在学习方法上 。
由此可见,会不会学习,也就是学习方法是否科学,对广大青少年学生来说,确是至关重要的 。
什么叫学习方法?就是学习时采用的手段、方式或途径 。只要在学习,就必然采用某种方法:这种方法是科学的还是不科学的?是主动学习掌握的还是无意之中形成的?对促进学习成绩上升、学习能力提高,作用是大还是小?只是没有想过,或虽想过但没有认真注意和研究罢了 。通过调查和观察,就会发现,中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
上课前,有的学生对老师这堂课要讲的内容一无所知,坐等老师上课讲解,老师讲什么就听是什么,老师叫干什么就干什么,显得呆板被动,缺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有的学生课前认真预习,听课时有的放矢,对预习发现的难点、重点和关键的地方细听详记、思考理解,当堂掌握,在学习中较好地发挥了主体作用 。同是预习,方法也不一样 。有的看起书来,象是看小说似的,不大容易发现问题,更难掌握教材的内在联系,即使发现什么问题,也不停下来问个为什么,不去追根求源搞清楚;有的看书时动手又动脑,把新课中的旧概念、旧知识查个水落石出,对新课中的问题能理解的就当时弄通,弄不通的就记下来,等上课时集中注意力听老师分析讲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