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城土司衙署的历史( 二 )
2、出自芈姓,以官名为姓 。
据《广韵》所载,春秋时,楚国有莫敖(官名)之职,其后世子孙以官职命氏,称莫姓 。
古诗人屈原的家族便世居此官职,故莫氏也有一部分是屈氏的分支改姓 。
而芈姓为祝融八姓之一,亦出自颛顼 。
3、据《通志·氏族略》文,莫即幕省文,望出钜鹿、江陵,乃上古圣君虞舜之祖——幕的后代 。
也就是说,莫和幕同源,莫只是幕的省略书写文字 。
此说法可能是1和2说法的综合 。
4、广西壮族的创世史诗《布洛陀》第十一章《分姓》记叙:远古之时,壮族人无名无姓,彼此相称十分不便 。
布洛陀请卜黄为众人分姓,卜黄为此而累病 。
部族里的人关心卜黄,纷纷送礼物给他,卜黄由此便生出安姓的办法来 。
凡送李子的,就安他姓李”;牵牛来探病的,就安他姓“莫”(壮语黄牛叫莫);送篮子的,就安他姓“蓝”…… 。
从此,壮族人也就有“莫”等姓氏 。
广西忻城县有莫土司衙署,占地总面积38.9万平方米,其中建筑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被誉为“壮乡故宫” 。
莫姓土司官职世袭,统治该地区近五百年,电影《刘三姐》中的“莫老爷”就是这种世袭之土司 。
5、唐五代后建立西夏王朝的党顼人,也有姓莫氏者 。
6、北魏时蠕蠕族有莫姓 。
7、西南少数民族布依族、侗族、瑶族也有以莫为姓者 。
如贵州独山人莫与俦、莫友芝、莫庭芝三父子,皆为布依族人,此莫氏建立的“影山文化学派”对西南地区影响深远(莫友芝一族之族源有争议,莫友芝等自称为江南汉人,然现代专家考证,莫友芝居地为传统莫姓布依族的居地,莫可能为了参加科举考试才自称为汉人 。
本人较支持莫友芝为汉人,因清代为少数民族政权,随汉姓并无多大优势,且西南少数民族不得参加科举只是清初雍正年间之事,而莫却是清末同治年间人,并无虚报必要 。
另,莫友芝为“西南巨儒”,精研经学,旁及金石文字书画,虚报有损其道德操守,今暂从专家之说) 。
专家认为西南少数民族是上古三苗族的后裔,也就是上古蚩尤部族的后裔,如此则西南少数民族原居中原,与中原各大姓氏实是同根 。
8、出自他族改姓 。
据《魏书·官氏志》所载:① 南北朝时期,北魏少数民族邢莫氏、莫那娄氏改姓莫 。
② 北方满族人那莫氏,其汉姓也有改单姓莫为姓的 。
★★★得姓始祖:颛顼 。
昌意子,黄帝孙,炎黄联盟重要首领之一 。
号高阳氏,下分八个民族 。
活动据点在帝丘(今河南省濮阳西南),曾在夺权斗争中击败共工氏 。
他重视人事治理,努力发展农业,曾命南正重、火正黎“绝天地通”,实行人神分职,标志着原始宗教向神权的过渡 。
后世莫姓主源均出自颛顼,于是莫姓子孙便奉颛顼为莫姓的得姓始祖 。
二、迁徙分布莫姓主源两支,一支发源于今河北省任丘,一支发源于古时的楚国 。
两汉以前莫姓仅有两名入载史册,他们是春秋时的吴国人莫邪和汉代学者莫元珍 。
但多数莫姓在此际继续繁衍于其发祥地,并缓慢地向周边播迁 。
魏晋南北朝时,五胡乱华,几支来华定居的外族也改为莫姓,使北方莫姓家族日益庞大起来,原本在河间郡、巨鹿郡就已很是兴旺的莫姓家族得此新鲜血液的注入,自然兴盛为莫姓河间郡望、巨鹿郡望 。
另外,南方的江陵郡古为楚国腹地,一直以来为莫姓世居之地,在此际愈加昌盛 。
隋唐时期,莫姓分布之地渐广,有资料表明,在今河南、河北、山西、甘肃、山东、湖北、湖南、江苏、浙江等地均有莫姓人定居,并且已有莫姓徙居广东 。
黄巢起义后,有北方之莫姓避居四川 。
五代十国至两宋,莫姓在江南各地愈加壮大起来,而北方的莫姓却由于夷族的入侵而沉寂下去 。
此际始有莫姓入迁福建,而莫俦因罪被流放今广东潮州 。
宋末元初,蒙古铁骑南下,兴盛于今浙江、江苏等地的莫姓为避兵火,大批涌入今广东、广西 。
明初,山西莫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今河北、河南、湖北等地 。
明末张献忠屠川,造成川地人口锐减 。
清初,清政府移两湖之百姓入川,史称湖广填四川,两湖之莫姓亦由此入居今四川、重庆 。
清中叶之后,沿海之莫姓有渡海赴台,扬帆南洋者 。
如今,莫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广西、四川、广东等省多此姓,上述三省莫姓约占全国汉族莫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