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剪纸的片段( 五 )


远古时代,人类就已经发现和运用了以影像做为形象表记的艺术手法,并继而创造了在各种材料上镂刻、透空的艺术语言 。
这在诸多的原始社会彩陶岩画、商周青铜器、汉画像石艺术中,都体现了远古艺匠运用这一艺术手法的完善 。
今天的民间剪纸与之在造型方式和外部特征极其明显的一致,充分说明他们之间的传承和延续关系 。
历史典故:由于剪纸只是应民情风俗的需要而存在,其材料又不易保存,所以,很少有真正代表不同历史时期面貌的作品传世 。
我们不妨从历代的典籍载记和文人的字行中,寻到一些蛛丝马迹 。
暖汤灌我足,剪纸招吾魂 ----- 唐·杜甫《彭衙行》楼金做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 ----- 唐·李商隐《人日》吴越践王于行吉日……城外百户 。
不张悬锦缎,皆用彩纸剪人马以代 。
----- 五代《武林梵志》向旧都天街,有剪诸色花样者,极精妙,随所欲而成……有少年能手于袖中剪字及花朵之类…… ----- 周密《志雅堂杂钞》嘉靖中制夹纱灯,刻纸刻成花竹禽鸟之状 。
随轻浓罩色,熔蜡徐染,用轻绍夹之,映日则光明莹彻,芳菲翔舞,恍在轻烟之中,与真者莫辨 。
------ 明《苏州府志》石女,张蔡公之女也,有巧思,与人接谈,袖中细剪春花秋菊,细草垂柳,罔不入神…… ----- 清《保定府志》我国长期民情风俗的稳定和许多边远地区文化上的封闭,剪纸的某些纹样还较为可信地保持着初始的基本形态在民间流传 。
如壮甫诗中提到的陕西白水等地一带的招魂剪纸,至今仍在那里仍可见类似形式的作品 。
有人说,民间艺术是汉族文化的活化石,是有其道理的 。
由于地域文化背景的差异,及民间剪纸某些体裁样式作品的相对稳定,使今天的民间剪纸中仍保留着我国古代文化的不同层次,我们得以从其中领略民族艺术初始期的神秘、上升期的雄浑和成熟期的神韵,从劳动者的创造中获取历史的启迪 。
民间剪纸作为民俗的陪衬,在汉族民间独自顽强地生长,延续到了今天的时代,显示了它生命力的旺盛不衰 。
正是那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乡村巧手,他们的祖祖辈辈都在谱写着民族艺术史中无声的乐章 。
描写剪纸的片段

写民间工艺品作文 满族有什么风俗习惯 服饰 满族历史悠久,文化发达 。
其服饰高雅华丽,在中国民族服饰文化中独树一帜,并对中国的服饰文化发展产生过很大影响 。
由于寒冷的生活环境和射猎生活的需要,过去满族人无论男女,均多穿“马蹄袖”袍褂 。
努尔哈赤建立八旗制度以后,“旗人”的装束,便成为“旗袍”(满语称“衣介”) 。
清初,旗袍的式样一般是无领、大襟、束腰、左衽、四面开衩 。
穿着既合体,又有利于骑马奔射 。
出猎时,还可将干粮等装进前襟 。
这种旗袍有两个比较突出的特点,一个是无领 。
努尔哈赤为统一衣冠,曾厘定衣冠制,规定“凡朝服,俱用披肩领,平居只有袍” 。
即常服不能带领子,只有入朝时穿的朝服方可加上形似披肩的大领;二是在窄小的袖口处还接有一截上长下短的半月形袖头,形似马蹄,俗称“马蹄袖” 。
平时绾起来,冬季行猎或作战时放下,使之罩住手背,既起到了类似手套的保暖作用,又不影响拉弓射箭,故又称之为“箭袖”(满语称之为“哇哈”) 。
满族入主中原以后,“放哇哈”成为清朝礼节中的一个规定动作,官员入朝谒见皇上或其他王公大臣,都得先将马蹄袖弹下,然后再两手伏地跪拜行礼 。
旗袍的外面还习惯套一件圆领、身长及脐、袖长及肘的短褂 。
因这种短褂最初是骑射时穿的,既便于骑马,又能抵御风寒,故名“马褂儿” 。
清初,马褂儿是八旗士兵“军装”,后来在民间流行起来,具有了礼服和常服的性质,其式样、面料也更加繁多 。
满族人还喜欢在旗袍外穿坎肩 。
坎肩一般分为棉、夹和皮数种,为保暖之用 。
样式有对襟、琵琶襟、捻襟等多种 。
而作为有清一代“时装”的满族女式旗袍,则多有发展 。
当初在北京等地曾盛行“十八镶”的做法,即镶十八道衣边才算好看,样式也变成宽袍大袖;辛亥革命后,旗袍样式由肥变瘦;在20世纪30代初受西方短裙影响,长度缩短,几近膝盖,袖口缩小;30年代中又加长,两边开高衩,并突出曲线美;40年代又缩短,出现短袖或无袖旗袍,外为流线型 。
继后,衣片前后分离,有肩缝和装袖式旗袍裙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