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新政策规定小学必背古诗词多少首( 六 )


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 。
这两首词对比来读,师生对读 。
当时,学生读出了意境,使学生一下子明白了:志和为何不须归 。
只有读,把节奏韵律全读出来,才能渐渐休会到诗之妙 。
同时不知不觉地自身也起了变化 。
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千方百计引导学生读,读出韵味,读出节奏,读出意境 。
2、引导学生发挥想像,体会诗的意境 。
古诗中的思想感情一般表现得比较含蓄 。
教学时,必须启发学生逐句逐段地进入诗中所描写的意象中去感受,去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 。
(三)读读背背中积累传统文化 “读读背背”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语文园地”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旨在“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同时让学生了解、吸收中华优秀文化,促进语文素养发展,教师不应忽略 。
1、调动兴趣,化被动为主动 。
使学生变“要我读”为“我要读”,变“要我背”为“我要背”,可以联系生活,可以讲述故事,也可以发挥想像续编,创作 。
2、丰富形式,化枯燥为生动 。
机械记忆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但如果我们能丰富背诵的形式会使学生的积累活动焕发生机活力 。
3、学用结合,化静止为运动 。
有些“读读背背”中的词句,是描写课文中的人物性格、品质或文章中的某种情境,我们可以让学生将两者联系起来,加深感知和理解 。
生活是最生动的教科书,带学生游玩时,可以引导学生触景生情,切身感受“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的美,还可以让学生验证“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等词句的准确性 。
二、在个性化阅读中汲取营养 我们现在的孩子生活在一个喧哗浮躁的时代,他们面临着太...
如何在语文课上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太平狮峰学校 高俊英 摘要:“教育就是养成好的习惯”,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学习有直接的影响,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让学生轻松快乐地学习,最终提升素质教育水平 。
本文从写字习惯、阅读习惯、习作习惯、语言习惯和做读书笔记的习惯等六方面入手,较系统地论述了,旨在探讨有效的语文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益 。
关键词:语文学习习惯;写字;阅读;习作;语言 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只有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使之内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 。
作为一名低年级语文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
这就是“为什么教育家和课标都要将“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作为语文学科重要的教学目的之一 。
学习习惯是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稳定的动力定型 。
习惯在学习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养成好的习惯”,这完全符合现代教育的要求,因为现代教育的要求是“学会怎样学习” 。
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应该得从小抓起,小学是个关键阶段,,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 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
中国人爱好书法,注重写字,过去用毛笔,如今普遍使用硬笔 。
现在广大的青少年硬笔书写水准之低下,已经十分令人忧虑 。
部分青年人认为能够流利、快速地实行电脑打字就可以替代用笔书写,这种观念、认识是错误的 。
书法凝聚着中国文明,是我们中国人值得骄傲、自豪的书写体 。
工整、规范地书写汉字是每一个中国人应具备的能力之一 。
曾有人说过,书写是人的第二张面孔 。
可见,学生能够工整、规范、流利的书写汉字是多么的重要 。
正确写字姿势的培养,必须从学生初入学时抓起,因为初入学的儿童可塑造性强,写字姿势尚未定型,在这个阶段抓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
要让学生养成 “提笔即是练字时”的习惯,不管在什么场合下写字,只要一提起笔来,就要一笔一画地写,认认真真地写,力求做到笔画清晰,间架合适,行款整齐 。
一开始,学生可能不太习惯,也可能影响做作业的速度,但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越来越熟,做到既写得好又写得快 。
此外,还要引导学生养成卷面整洁、爱护文具等习惯 。
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
语文教学要抓语言,语言教学要抓语感,语感教学要抓诵读 。
熟读和背诵是强化语言的必经之路 。
人们常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
可见,熟读、背诵课文对人的文化积累有着深远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