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的"斜"字到底要怎么读( 三 )


清朝的《佩文诗韵》集韵之大成,分为平、上、去、入四部分 。
平声包括上平声一东、二冬等15韵和下平声一先、二萧等15韵,上声包括一董、二肿等29韵,去声包括一送、二宋等30韵,入声包括一屋、二沃等17韵,共106韵 。
学作古体诗,用韵上应首选《佩文诗韵》 。
押韵以格律诗的要求最为严格,许多字如一东中的“终”、“风”、“公”和二冬的“钟”、“峰”、“恭”,我们现在读音一样,律诗却不能通押,如果通押,就犯了出韵的错误,就要遭人耻笑,考试就要落第 。
中唐以后,才逐渐出现邻韵通押,如杜牧的《清明》诗用的十三元韵,但首句却用了邻韵十二文 。
词押韵不那么严格,像平声,词就合并到了14韵 。
押韵还有选韵和次韵的难易问题 。
作诗,主动地选韵或被动地限韵,会碰到难易问题 。
像平声中的四支、十一真等,包含的字多,选用就容易,称为宽韵;而像五微、十二文等韵,包含的字较少,选用就难,称为窄韵;还有些韵,如三江、十五咸等,包含的字更少,选用很难,称为险韵;而像有些朋友“限韵”,则迹近于文字游戏了 。
诗友写诗填词时一定要注意韵部的选择 。
宋代以后,和别人诗习惯要次韵或称为步韵,也可以看作是“限韵”的一种,不少文人喜欢玩这种押韵杂技,于高难动作中见功夫 。
苏东坡有一首次韵诗,就写得精炼自然:“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
” 以上说了这么多,是不是说要大家作诗都要用韵,不用韵就不是好诗呢?恰恰相反,我们是提倡推陈出新的,“处处拘泥格律,反而损害了词的意境,同时也降低了词的艺术性 。
词律是为人服务的,我们不能反成为其奴隶而让思想内容去迁就格律 。
” 只是要大家对“陈”有所了解,然后出“新” 。
何况诗友们常常要做韵文,也有些朋友喜欢依旧格律做诗词,这时候可以格律从旧,保留旧格律的合理部分,如粘、对、韵等,而在读音上却完全从今 。
实际上,我们在读古代诗词时已经这样做了 。
像“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的“斜”,除了古文研究者外,还有谁念“xia”呢? 今韵中,现在成系统的有多种,推荐大家用《中华新韵》的新诗韵,包括一麻、二波、三歌等共18部,每一韵又分阴平、阳平、上、去四种声调,这是根据普通话的语音规定的,用它押韵,自然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 。
另外,戏曲中惯用的十三辙也是不错的 。
熟悉今韵,活用格律,用今音作新体韵文,是一定会出佳作的 。
有些诗友认为写古体诗特别是填词不用古韵就不是“词”,个人认为是不妥的 。
宋词韵律宋词韵律 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压平声韵 压仄声韵 ○ ● ◎ △ ▲ 小重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说明:又名《小冲山》、《小重 山令》,双调五十八字,前后阕 各四平韵,一韵到底 。
踏莎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说明:又名《踏雪行》,双调五十八字,前后阕 各三仄韵,前后阕开始 两句例用对仗 。
临江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以“uo”作韵的诗词 1、《钗头凤·世情薄》宋代:唐婉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
晓风干,泪痕残 。
欲笺心事,独语斜阑 。
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
角声寒,夜阑珊 。
怕人寻问,咽泪装欢 。
瞒,瞒,瞒!2、《太常引·一轮秋影转金波》宋代:辛弃疾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
3、《虞美人·春情只到梨花薄》清代:纳兰性德春情只到梨花薄,片片催零落 。
夕阳何事近黄昏,不道人间犹有未招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