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师个人工作总结(14)


2、整理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结束后,我们注意收集各地高考试题,并把它们与前两年的高考试题进行分类分章整理,仔细研究试题特点,做到心中有高考、心中有试题 。在教学过程中,随进度和教学内容适时调出使用,这样学生既熟悉了近年的高考难易程度新颖程度,对高考不再那么恐惧;同时还可排出一些刚考过的考点,减轻复习的负担 。我觉得我们更应该关注上海、广东高考历史卷,因为这两地的历史试题具有兼顾基础、能力性强,着眼课改、导向性强,贴近现实、人文特点等,应当是我们文科综合命题的方向 。
3、比对分析高考考纲 。高考考纲出来之前,要全面复习遍地开花 。09年初高考考纲出来之后,仔细分析并与前两年的考纲、题型示例认真比对,找到其中的变与不变的地方,通过研读大纲明确今年历史科体现的高考考题思想 。这样在平时的学习、训练中就可以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把握考点,了解高考试卷的分布,做到有的放矢 。
4、关注社会热点 。以现实的热点带动历史知识,以历史知识去解读热点,编制热点小专题 。不过,一些特别热的点往往命题时表现并不明显 。因此,复习中也不要太强调,以免淡化对其它基础的掌握 。
5、团队协作备战高考 。这里的团队包括教师团队,更包括教师与学生的班级团队 。与备课组的教师共同研究、分工协作备战高考;与学生多沟通,对学生多帮助,多留时间给学生,大家齐心协力奔高考 。
二、学、练为高考
为了让学生考好,就要让学生把知识烂熟于心,还要让学生把知识用得得心应手 。
1、夯实历史基础知识
对于近几年的高考,高考对于课本基础知识考察的广度和力度都有所加强 。那么,如何吃透课本呢?我觉得,一是要将课本读“薄”,在认真钻研教学大纲、考试说明和近年的高考试题的前提下,有选择、有针对地将课本里大量的阅读文字(楷体字)和不少孤立、静态的陈述性语句,以及夹杂在字里行间的相当部分的修饰性词句果断删减,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备考的效度 。二是将课本读通,充分利用课本的目录,探求章目、子目录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到融会贯通,深化理解;同时又能系统化课本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同时,我们也编制了按章节排列的知识体系图表,按专题排列的知识体系图表,不过这些都是填空型的,在一章复习前或后,一个专题的复习前或后,让学生填写,有利于梳理开始遗忘的知识体系和对帮助学生将散乱的知识整理归类 。
2、编制考前检测题单元检测题到处都可以买到或找到 。而针对自己的教学进度或市区考试内容要求以及自己学生情况的的试题就不多,所以,有针对性地自编试题就非常重要和有用 。这类考题考查内容主要是与市诊断考试以及高考同步,试题形式与高考题相同,检测时间控制在40分钟左右 。在每一次诊断考试前准备多套,集中训练,效果很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