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总结( 七 )
教学活动中,我们注重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 。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学生的活动,而不是单纯地讲解教科书 。我们的课堂上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 。构建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德 。通过活动的开展,让同学们了解自我,认识自我的价值;了解社会,以发展的眼光看周围的世界 。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自豪感 。通过活动的开展,围绕教材所设“三条轴线” 。注重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培养和内化,即:让学生们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和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
四、注重了创造性、开放性的教学模式
我们能根据本地儿童的实际,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结合山区的具体情况,放开手脚,大胆尝试,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把我们的课堂拓展到家庭,社会及儿童的各种生活空间,并结合学校的其他活动或有关学科的配合中弹性地延伸,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我们还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新的科技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吸收到课程中去,不断提高了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思想素质,生活能力在多侧面、多层次上得到提高 。
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总结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三年级品德与社会,转眼间我到这所学校已经一学期了,在本学期中我认真阅读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并遵照课标的指引切切实实把每个目标落到实处 。现就对这学期《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 。
一、明确课程性质,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本课程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定为总目标,实现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尤其关注正确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行为规范的养成,使学生既学会做事,更学会做人,在做事中学做人,在做人的指导下学做事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能全面把握目标,通过多种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例如:有些同学,在学期开始不能按时完成作业,通过对他们进行分组教学,在小组之间产生竞争,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提高,大多数同学能提前完成课堂作业,小组教学不仅能改善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而且可以让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 。
二、让品德教育回归生活,突出课程的经验性 。
- 神兽|中国十大传统神兽,中国神兽有哪些
-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锦集
- 结婚|结婚三金日常生活佩戴吗
- 三金|三金算彩礼还是算赠与
- 人与人最舒服的关系:降低期待
- 后半生最舒服的生活方式(深度好文)
- 冰墩墩|假的冰墩墩在哪里举报
- 生活不易,但请干杯
-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距:思维模式
- 筐出未来-过去与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