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常识

关于古诗词鉴赏,《考试说明》把它定位在“初步”鉴赏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上,但在实际的考查中,诗歌鉴赏题的得分率一向偏低,很多学生都把它视为难以逾越的鸿沟,望而生畏,以至做题时迷迷糊糊地跟着感觉走,很遗憾地丢掉了应该得到的分数 。
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应该从两个方面进行训练:一方面广泛的积累,尽可能多的掌握古诗词 。见多识广肯定会对解题有帮助,另一方面,就是要研究鉴赏技巧,它是应对考试的重要手段 。这两点结合起来,就是“积累+技巧”的策略 。
下面笔者主要就技巧问题谈几点:
一﹑注意积累古诗词的背景知识
这方面主要包括诗人的生平经历﹑思想感情﹑艺术风格等,掌握了这些内容,我们在鉴赏诗歌时就能对诗歌进行居高临下的分析了 。譬如说杜甫忧国忧民的人生,沉郁顿挫的风格 ; 李白愤世疾俗的人生,清新飘逸的风格 ;辛弃疾抗金复宋的大业,在气势雄壮的主调之外,也不乏婉转悱恻 。
其他的诗人如王维﹑杜牧﹑李商隐﹑苏轼﹑辛弃疾﹑陆游等,都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复习中做研究性的总结概括 。这里笔者有一个简单的归纳:如《诗经》是现实主义的源头,《楚辞》是浪漫主义源头 。汉代古诗有悲怆色彩,三曹(曹操、曹丕、曹植)诗则苍凉雄健 。王维诗含蓄生动,边塞诗(以高适、岑参为代表)雄浑奇拔 。李白诗愤世疾俗的人生,清新飘逸的风格 ;杜甫诗忧国忧民的人生,沉郁顿挫的风格 。白居易诗雅俗共赏,李贺诗奇诡变幻,李商隐诗清丽俊逸,杜牧诗含蓄绰约,以温庭筠为代表的一批“花间派”词人(韦庄、欧阳炯、李询、孙克宪等)词风既有浓艳香软的一面,又有清新疏朗的一面 。李煜词颓靡伤感却又细腻感人 。欧阳修词清丽明媚而又语近情深 。范仲淹词苍凉悲壮,晏殊词明朗疏淡,苏轼词雄健豪放,柳永词缠绵悱恻,黄庭坚词流畅自然,秦观词情真意切,李清照词婉约凄切,杨万里词新鲜活泼 。号称小太白的陆游,风格雄浑奔放,明朗流畅;辛弃疾的词风在气势雄壮的主调之外,也不乏婉转悱恻的作品 。另外的格律派词人姜夔的特点却是精心刻意、清妙秀远……这些诗词风格一直影响到明清诗坛,因此我们在秋瑾的诗词中也不难找到古代诗风的影响 。
有一点需要强调,对作者的风格有些初步了解,将给我们带来一定方便 。但也应注意,所谓风格,是指诗人写作的主调,并非没有例外 。大家需要根据情况灵活运用 。
二﹑注意诗歌提示性的信息,如题目﹑背景提示﹑注释等 。这些很重要,有的还可能是理解诗歌的关键 。
请看下边一首诗:
近试张水部朱庆余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
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单看这首诗的内容,好像是写一个新媳妇准备第一次见公婆时梳洗打扮的心理状态的,只有看了题目才知道是作者朱庆余以公婆比喻主考官,以新郎比喻自己的好友张水部,表现自己期待不安,并希望张水部帮助自己过关的心情的 。
再看下边一首诗:
山行留客
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
这首诗如果不看题目,就可能使人错误的理解为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为了赞扬山中的美景,或劝人留下来欣赏山中美景 。只有看了诗歌的题目,才能明白这首诗的写作用意 。
三、借助各种知识和信息,分析诗歌的情与景
诗歌是文学作品中抒情的最好形式,从古到今都是这样 。我们鉴赏诗歌就是要品味出诗歌中所抒发的情 。因为诗歌中的情是隐含在各种描写中的,不是平白直露的,这就要求我们目的性很明确得去从各个角度剖析诗歌的各种技巧 。
例如2001年全国题:
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
这首是我们一看题目就知道是送别题材,自古诗人伤离别,作者在表达离别之情时,寓情于景,以景衬情,产生了极好的效果 。你看,在微雨里、在暮钟里,帆显得重,鸟飞得慢,“海门深不见”,前景不明朗,“浦树远含滋”,连远远的江边的树都浸在深情的雨水中,更何况是送别的人呢?人自然是“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了 。这里的景物描写有两个关键之处:“帆来重”、“远含滋”既是写自然景物,又是写人的感情 。由以上几首诗的分析可知,我们在鉴赏古诗词时,分析意境、分析手法、把握感情,都要重视联系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如:题目、作者、背景材料、末联和尾句、诗行中的关键字词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