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写诗歌大全25个字( 九 )


如果再口吐污秽 , 那就真是鲜花插在牛粪上了 。
我个人以为:语言美 , 就是一篇散文的漂亮外衣 , 一眼看下去 , 让人感到愉悦 , 感到美丽 , 文章才能读下去 。
我时常见到一些作者的散文 , 有的句子冗长 , 就像懒婆娘的裹脚布;有的语言无味 , 像一杯白开水;有的辞藻华丽 , 脂粉腻人 , 好似驴粪蛋裹了一层霜;还有的不加修饰 , 缺乏动感 , 如同老和尚的帽子—平不塌 。
语言如此糟糕 , 就算你的散文内容再好 , 主题的调子再高 , 恐怕读者也难以读下去 。
毕竟青年男女找对象 , 第一眼看的是外貌 。
估计读者对文章的取舍也是这么个道道 。
散文没有小说曲折的故事情节 , 来引人入胜 。
散文没有迭起的戏剧高潮 , 来令人心动 。
散文篇幅短小 , 要靠语言的锤炼取胜 。
著名现代散文大家秦牧先生曾说:“一座大山上有小堆的乱石 , 时常无损于大山的壮观 。
但如果一个小园中有一堆乱石 , 就很容易破坏园林之美 。
同样的道理 , 短小的文章特别需要写得简洁和优美 。
任何的败笔冗笔在篇幅短小的文章中 , 时常显得格外刺眼和难于掩饰 。
”照秦牧先生的说法 , 语言美否 , 简直就成了散文的筋骨命脉 , 似乎可以决定一篇文章的成败了 。
我以为 , 追求散文的语言美 , 作者应努力构建语言环境的美 , 根据自己不同的心境 , 去创造不同的语境 。
有时如大江东去 , 澎湃激荡 , 让读者感到血脉喷张 , 慷慨激昂;有时犹如饮下一杯醇浆佳酿 , 使读者如痴如醉 , 回味悠长;有时如同知心好友聊天话家常 , 令读者倍感亲切;有时如同春江碧透 , 澄澈见底 , 让读者神清气爽…… 我个人以为散文的语言美 , 应该努力去追求生动的美、朴素的美、节奏的美和简洁的美 。
当然 , 还可以总结出其他别样的美 。
我们先来说生动的美 。
散文语言要形象生动 , 如春风摆柳 , 有立体感 。
让人如闻其声 , 如见其境 , 如见其人 。
且看鲁迅先生《好的故事》: “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 , 两岸边的乌柏 , 新禾 , 野花 , 鸡 , 狗 , 丛树和枯树 , 茅屋 , 塔 , 伽蓝 , 农夫和村妇 , 村女 , 晒着的衣裳 , 和尚 , 蓑笠 , 天 , 云 , 竹……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 , 随着每一打浆 , 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 , 一并水里的萍藻游鱼 , 一同荡漾 。
诸影诸物 , 无不解散 , 而且摇动 , 扩大 , 互相融合;刚一融合 , 却又退缩 , 复近于原型 。
”这段文字 , 鲁迅笔下的自然景物充满了动感和光感 , 富有诗情画意 , 有情调 , 有气氛 。
在水面上所呈现的倒影的铺展与碎散 , 描写的尤其具体而优美 。
使人如临其境 , 体现出了一种如古人所说的“如境如图”的语境 。
散文语言的朴素美 , 正如一杯清茶 , 很淡很淡 , 经过读者的细心品尝 , 它会越品越香 , 回味无穷 。
语言的朴素美 , 犹如“清水出芙蓉 , 天然去雕饰” 。
这并不是不要作者对语言进行精心加工 , 反复锤炼 , 而是不要过分使用丽词艳句 , 夸饰堆砌 。
散文的行文造句 , 应结合语境 , 从内心深处自然流出 , 朴素平实 , 又不失深切动人 。
这正犹如气质高雅的女人 , 她总是化淡淡的妆 , 来体现自己的天生丽质 , 而不会把五颜六色的脂粉都涂抹在脸上 。
我们很多人读过朱自清的《背影》 , 孙犁的《荷花淀》、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
这些散文大家的文章 , 语言平实的如同拉家常 , 但却是脍炙人口 , 令人唇齿生香 。
当下的散文创作中 , 有一种半文半白 , 诗赋两不像的文本 , 它闲适、随意、感伤 , 很具有消费性 , 也在学生中很时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