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赞美新疆的诗词有哪些?( 四 )


对比是相并的两方内容相反目的在于突出不同点的手法 。
如元代王冕的《白梅》:“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
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衬托、对比的手法,突出了梅花耐寒、清高、报春的特征,。
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就是用天台之高映衬天姥之高的,《琵琶行》中写江中之月“唯见江心秋月白”衬托琵琶声的引人入胜,“别时茫茫江浸月”衬托人物凄凉的心情 。
(3)正面描写———动静结合诗人描写景物非常注重景物动态与静态的相互映衬,也可以以静写动,以动写静,以动衬静,还可以化动为静与化静为动 。
动静的结合往往和衬托相关 。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
”颔联描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是静景描写;山泉清冽,流泻山石之上,是动景描写 。
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以动衬静,反衬出山中的宁静 。
比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写出了遥看瀑布的第一眼形象,像一条巨大的白练挂在山间,“挂”字化动为静 。
再比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用花落、月出、鸟鸣突出了春涧的幽静,王籍的《入若耶溪》“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
”也是以声写静,以动衬静 。
“山舞银蛇,原驰蜡像”也是化静为动(4)正面描写———虚实结合在景物描写中,虚是联想想象之景,如回忆想象未来或幻想幻觉之景;实指当前视听之景 。
例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就是用想像中美好的仙境 。
欧阳修的《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 。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
”上阕写实,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 。
下阕实虚,“行人”想像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景,从而将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 。
柳永《雨霖铃》想象别后之景 。
李煜《虞美人》“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雕栏玉砌”“故国”是回忆中的景物 。
姜夔《扬州慢》中的虚景“春风十里”,实景“尽荠麦青青”,昔盛更显今衰 。
形容开始的古诗词有哪些? 1、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2、九层之台,起于垒土;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4、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事物才刚刚开始:“小荷才露尖尖角”、“虫声新透绿窗纱”、“人生若只如初见”、“记得小苹初见”“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事物还没有开始:蓬门不曾缘客扫、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盘马弯弓惜不发、黑云压城城欲摧;事物在最后关头:“九万里风鹏正举”、“最是一年春好处”、“最是橙黄橘绿时”、“石破天惊逗秋雨”、“砯崖转石万壑雷”、“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
描写“家”的古诗词有哪些? 描写“家”的古诗词如下:1.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马致远《天净沙 · 秋思》2.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
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3.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崔颢《黄鹤楼》4.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
——纳兰性德《长相思》5.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
——刘禹锡《秋风引》6.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
——王建《十五夜望月》7.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 。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