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也叫楹联,楹帖,对子等.楹,就是建筑物的柱子( 二 )


一副对联,除了要用对偶修辞格,往往还兼用另一种或另两种以上的修辞格 。
例如:“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心似平原走马,易放难收”该联以“逆水行舟”为喻体,使较为抽象、模糊的学习之难与心之易放纵变得较为具体、清晰 。
又如“绿柳舒眉观新岁;红桃开口笑丰年”这副春联,把“绿柳”、“红桃”都人格化了,写的声容并茂,栩栩如生 。
而“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这副明代对联高手解缙撰写的拟人兼比喻的妙联,用来比喻讽刺那些没有真才实学、夸夸其谈的人,生动而贴切 。
清代鄂比有一联赠曹雪芹“远富近贫,以礼相交天下少;疏亲慢友,因财而散世间多”全联多用反义词对,用“疏亲慢友”、“因财而散”对“远富近贫”、“以礼相交”而结尾用上一对反义词——“少”和“多”,遂使一褒一贬之意十分清楚,对曹雪芹的崇高品质作了热情的赞颂 。
(二)、学习对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素养,扩大古诗文阅读量,积累语言素材 。
去过杭州岳庙的人都知道其中一联“天下太平,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惜死;乾坤正气,在下为河岳,在上为日星” 。
上联引的使岳飞答人的话:“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怕死,则天下太平矣”只将次序颠倒了一下,下联引自文天祥《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只略作改动 。
此联用典,基本上使照搬原文 。
上下联各用名文入句,贴切自然 。
曾有一副流行颇广的酒店用联,“李白问道谁家好;刘伶回言此处高”店主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借重李白、刘伶这两位素喜豪饮的古代名人的大名来提高身价 。
又如题项王庙一联云:“鹿野舟沉王业兆;鸿门斗碎霸图空”此联中“鹿野舟沉”,讲项羽于巨鹿破釜沉舟大破秦军事 。
“鸿门斗碎”,是说项王在鸿门宴上,不从范增之计,听信了刘邦忠于自己的谎言,放了他回去,范增拔剑将刘邦献上的玉斗砍碎的事 。
上联是称赞项羽用破釜沉舟计的成功,下联是说他在鸿门宴斗智的失败 。
说起韩信人们总会想起一副对联:“生死两妇人,成败一知己 。
”十字中包含四个故事,概括了韩信一生重大际遇 。
上联中的“两妇人”指漂母和吕后,下联中的“一知己”即萧何,成也萧何——萧何月下追韩信;败也萧何——萧何于汉高祖十二年受吕后之命设计杀死韩信 。
对联往往要引用史实、典故、名言等 。
大量阅读欣赏对联,必定能大量涉猎人文知识,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
(三)对联兼诗歌散文之长,内容涉及地理、历史、宗教、民俗、名胜等等 。
欣赏对联,可以增长人文知识,了解风俗人情,享受审美乐趣,陶冶情操 。
凡是有名胜古迹的地方,几乎随处可见对联 。
成都杜甫草堂的“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腾...
对联,也叫楹联,楹帖,对子等.楹,就是建筑物的柱子

浅说诗,词,曲,赋,对联的一些常识浅说诗、词、曲、赋、对联的一些常识诗一)什么叫诗:诗_是一种文学体裁.它是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丰富的现象来高度集中的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 。
它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饱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和感情,富于想象,语言凝结而形象性强,具有节奏韵律.在中国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成为歌 。
诗是最古老、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 。
来源于古人类的劳动号子和民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开始诗和歌不分,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 。
(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古典诗歌形式采用逐句分行和押韵,现代诗歌的形式和内容,已经极大丰富,伸缩性极强 。
“诗”者,皆为感于物而作,是心灵之直观体现或感悟.诗言志,诗传情 。
古诗凝炼,魅力无穷 。
常吟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 。
古诗,语言凝练,意境悠远,或咏物寄情,或抒情启思,首首脍炙人口、境界高远、蕴涵哲理、令人叫绝的文字背后,都隐含着诗人当时的心情故事,诗中有画,画中有情,句结而余味未尽 。
诗歌是艺术创作的结晶,它追求情景交融的美妙意境,要让人领略到这妙不可言的意境美 。
二)诗的分类:按内容的性质可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按语言组合有无格律可分为:格律诗和自由诗;按是否押韵可分为:有韵诗和无韵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