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相思的诗句( 七 )


【李清照相思的诗句】

词里出现的那种多愁善感、弱不禁风的闺阁美人形象 , 也正是这样创造出来的 。
因为这一形象是封建社会特定历史时期与特定阶层的产物 。
李清照思念亡夫写的词有哪些 《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南歌子》(天上星河转)、《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锁窗)、《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永遇乐》(落日熔金)、《蝶恋花》(永夜恹恹欢意少)、《声声慢》(寻寻觅觅)、《瑞鹧鸪》(风韵雍容未甚都)等十多首 。
作者在这些词中 , 以一个女性作家特有的细腻而敏锐的艺术触觉 , 描写南国的自然景色 , 记录自己的沧桑之感 , 抒写对亡夫的怀念和亡国的苦痛 , 成为苦难时代的灵魂绝唱 。
其中尤以回顾汴京的灯节之盛 , 来寄托自己的故国之思的《永遇乐》(落日熔金)和通过一个“愁”字来叙写个人遭遇和兴亡之感的《声声慢》(寻寻觅觅)为李清照后期词作的最高典范 , 最为人们所称道 。
关于李清照的婉约诗词 如梦令(一)昨夜雨疏风骤 , 浓睡不消残酒 。
试问卷帘人 , 却道海棠依旧 。
知否 , 知否 , 应是绿肥红瘦 。
开篇为下文海棠的绿肥红瘦埋下伏笔 。
浓睡不消 , 说明昨夜深醉 。
让人眼前浮现出一位曼妙少女 , 脸颊嫣红 , 卧榻酣眠的景象 。
少女醒后 , 心系屋外的海棠 , 呼问卷帘丫鬟 , 却答依旧 。
少女语中略带嗔怨 , 知道吗?应是花儿被风雨打瘦 , 绿叶显得肥亮了才是 。
从此句里 , 让我看到了一位情思细腻 , 内心灵动 , 纯净 , 不乏着天真烂漫的少女全词自然清新 , 素雅纯洁 。
体现了少女独特的美感 。
初学词 , 水平不高 , 应该适合你 。
吃晚饭再写下首吧 。
李清照的经典诗词 。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 。
轻解罗裳 , 独上兰舟 。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 , 月满西楼 。
花自飘零水自流 , 一种相思 , 两处闲愁 。
此情无计可消除 , 才下眉头 , 却上心头 。
【赏析】这首词作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远离之后 , 寄寓着作者不忍离别的一腔深情 , 是一首工巧的别情词作 。
词的起句“红藕香残玉簟秋” , 领起全篇 , 上半句“红藕香残”写户外之景 , 下半句“玉簟秋”写室内之物 , 对清秋季节起了点染作用 。
全句设色清丽 , 意象蕴藉 , 不仅刻画出四周景色 , 而且烘托出词人情怀 。
意境清凉幽然 , 颇有仙风灵气 。
花开花落 , 既是自然界现象 , 也是悲欢离合的人事象征;枕席生凉 , 既是肌肤间触觉 , 也是凄凉独处的内心感受 。
起句为全词定下了幽美的抒情基调 。
接下来的五句顺序写词人从昼到夜一天内所作之事、所触之景、所生之情 。
前两句“轻解罗裳 , 独上兰舟” , 写的是白昼在水面泛舟之事 , 以“独上”二字暗示处境 , 暗逗离情 。
下面“云中谁寄锦书来”一句 , 则明写别后的悬念 。
接以“雁字回时 , 月满西楼”两句 , 构成一种目断神迷的意境 。
按顺序 , 应是月满时 , 上西楼 , 望云中 , 见回雁 , 而思及谁寄锦书来 。
“谁”字自然是暗指赵明诚 。
但是明月自满 , 人却未圆;雁字空回 , 锦书无有 , 所以有“谁寄”之叹 。
说“谁寄” , 又可知是无人寄也 。
词人因惦念游子行踪 , 盼望锦书到达 , 遂从遥望云空引出雁足传书的遐想 。
而这一望断天涯、神驰象外的情思和遐想 , 无时无刻不萦绕于词人心头 。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句 , 承上启下 , 词意不断 。
它既是即景 , 又兼比兴 。
其所展示的花落水流之景 , 是遥遥与上阕“红藕香残”、“独上兰舟”两句相拍合的;而其所象喻的人生、年华、爱情、离别 , 则给人以凄凉无奈之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