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相思的诗句( 八 )


下片自此转为直接抒情 , 用内心独自的方式展开 。
“一种相思 , 两处闲愁”二句 , 在写自己的相思之苦、闲愁之深的同时 , 由己身推想到对方 , 深知这种相思与闲愁不是单方面的 , 而是双方面的 , 以见两心之相印 。
这两句也是上阕“云中”句的补充和引申 , 说明尽管天长水远 , 锦书未来 , 而两地相思之情初无二致 , 足证双方情爱之笃与彼此信任之深 。
这两句既是分列的 , 又是合一的 。
合起来看 , 从“一种相思”到“两处闲愁” , 是两情的分合与深化 。
其分合 , 表明此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其深化 , 则诉说此情已由“思”而化为“愁” 。
下句“此情无计可消除” , 紧接这两句 。
正因人已分在两处 , 心已笼罩深愁 , 此情就当然难以排遣 , 而是“才下眉头 , 却上心头”了 。
“此情封锁计可消除 , 才下眉头 , 却上心头 。
”三句最为世人所称道 。
这里 , “眉头”与“心头”相对应 , “才下”与“却上”成起伏 , 语句结构既十分工整 , 表现手法也十分巧妙 , 在艺术上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
当然 , 这两个四字句只是整首词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 并非一枝独秀 。
它有赖于全篇的烘托 , 特别因与前面另两个同样工巧的四字句“一种相思 , 两处闲愁”前后衬映 , 而相得益彰 。
点绛唇——[清] 李清照寂寞深闺 , 柔肠一寸愁千缕 。
惜春春去 , 几点催花雨 。
倚遍栏干 , 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 , 望断归来路 。
【注释】点绛唇:词牌名 , 因南北朝时江淹《咏美人春游》诗中有“白雪凝琼貌 , 明珠点绛唇”句而来 。
明·杨慎《升庵词品》曰:“《点绛唇》取梁江淹诗‘白雪凝琼貌 , 明珠点绛唇’以为名 。
”(李清照)闺:过去年轻女子居住的内室 。
柔:一作“愁” 。
崔花雨:这里指崔花调落的雨 。
无情绪:心怀抑郁惆怅 , 没有兴趣 。
人何处:所思念的人在哪里?此处的“人” , 当与《凤凰台上忆吹箫》的“武陵人”及《满庭芳》的“无人到”中的两个“人”字同意 , 皆喻指作者的丈夫赵明诚 。
连天衰草 , 望断归来路:化用《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 , 春草生兮萋萋”之句意 , 以表达亟待良人归来之望 。
望断 , 即望尽 , 以极多次数凝望 , 一直望到看不见 。
【古诗今译】一个人独处深院闺房 , 心中总是积郁着千丝万缕的愁绪 。
怜惜春天 , 可春天已经匆匆离去了 , 就在这原本令人落寞难捱的暮春时节偏偏又下起了几点令人懊恼的雨 。
倚着栏杆 , 眺望远方 , 无论怎样也无法排解心中的忧烦愁苦 。
心上的人儿 , 你现在何方?在这枯草连天的季节 , 望断天涯 , 何处才是你回家的路啊!【赏析】李清照(1084-约1151) , 南宋女词人 , 婉约派女作家 。
号易安居士 , 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 。
父亲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 , 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 。
早期生活优裕 , 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
金兵入据中原后 , 流寓南方 , 明诚病死 , 境遇孤苦 。
她的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 , 闺情相思 , 后期多悲叹身世 , 情调感伤 , 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 , 风格顿变 。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 , 自辟蹊径 , 语言清丽 。
论词强调协律 , 崇尚典雅、情致 , 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 , 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
并能诗 , 留存不多 , 部分篇章感时咏史 , 情辞慷慨 , 与其词风不同 。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 , 已散失 。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
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
本篇是一首借伤春写离愁别怨的闺怨词 , 是词人李清照惦念离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