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描写紫砂壶的诗词或者关于茶壶的也行,急急急~( 五 )


酒的很多绰号在民间流传甚广,所以文在诗词、小说中常被用作酒的代名词 。
这也是中国酒俗文化的一个特色 。
欢伯:因为酒能消忧解愁,能给人们带来欢乐,所以就被称之为欢伯 。
这个别号最早出在汉代焦延寿的《易林·坎之兑》,他说,“酒为欢伯,除忧来乐” 。
其后,许多人便以此为典,作诗撰文 。
如宋代杨万里在《和仲良春晚即事》诗之四中写道:“贫难聘欢伯,病敢跨连钱” 。
又,金代元好问在《留月轩》诗中写道,“三人成邂逅,又复得欢伯;欢伯属我歌,蟾兔为动色 。
”杯中物:因饮酒时,大都用杯盛着而得名 。
始于孔融名...
赞美“西施紫砂壶”的诗句有哪些? 1、秋月茶香万古吟,紫砂竹林情意深 。
2、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余情 。
3、轻涛起,香生玉尘,雪溅紫瓯圆 。
1、“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余情”出处: 欧阳修《和梅公仪尝茶》 。
释义:欢喜的和你吟诵并一起品尝紫砂壶泡出来的茶,羡慕你的潇洒和余情 。
2、关于欧阳修的介绍:(1)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 。
(2)代表作:《醉翁亭记》、《秋声赋》、参与纂写《新唐书》《五代史》。
3、“轻涛起,香生玉尘,雪溅紫瓯圆”出处:米芾的《满庭芳》释义:泉水加热,生成波涛,研碎的茶叶产生香气,从紫砂壶里飘出来 。
4、关于米芾的介绍:(1)米芾(1051-1107),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 。
(2)代表作:《鹧鸪天·漫寿》、《渔家傲·金山》
古代制作紫砂壶的名家都有哪些人?陈壶根据各类紫砂史籍资料整理的明、清时期紫砂历史名人资料,介绍供您参考 。
【金沙寺僧】明成化、弘治年间宜兴湖金沙寺和尚 。
明代周高起在其著作《阳羡茗壶系》中认为金沙寺僧是最早制作紫砂壶的人 。
【供春】又名龚春,江苏宜兴人,明正德年间宜兴紫砂陶工艺开创者之一,其事迹在明周高起《阳羡茗壶系》、许次纾《茶疏》及清吴骞《阳羡名陶录》中均有记载 。
供春初为学使吴颐山家僮,随吴攻读于宜兴金沙寺中 。
据传供春学金沙寺老僧,淘细土抟坯,制成砂壶 。
壶内外隐见手指螺纹,制品敦庞周正,栗色如古金铁,世称“供春壶” 。
国家博物馆收藏有一件供春款树瘿壶,造型仿树瘤,壶身把柄一侧刻篆书“供春”二字 。
据考证此壶原为清末翰林、大收藏家吴大所藏,原缺壶盖由裴石民后配 。
但因供春壶历来多有仿制,故此壶的真伪尚有争议 。
【董翰】号后溪,江苏宜兴人,明万历初年宜兴紫砂制陶名家 。
据清吴骞《阳羡名陶录》记载,董翰、赵梁、元畅、时朋是继供春之后制壶四大家 。
董翰制壶一改寺僧、供春以来的古拙风格,始造菱花式壶,极尽工巧 。
《阳羡名陶录》认为四家中,董翰作工“文巧”,其余三家“多古拙” 。
【赵梁】又作赵良,江苏宜兴人,明万历初年宜兴紫砂制壶四大家之一 。
《阳羡名陶录》记赵梁所制茗壶多为提梁式,作品以古拙著称 。
据说明代砂壶中的提梁式,就是首先由他创制的 。
【元畅】又作元(玄)锡、袁锡,江苏宜兴人,明万历初年宜兴紫砂制壶四大家之一 。
【时朋】又作时鹏,江苏宜兴人,明万历初年紫砂制壶四大家之一,时大彬之父 。
【李茂林】名养心,江苏宜兴人,明万历初年宜兴紫砂陶名家 。
因家中排行老四,又擅长制作小圆砂壶,人称“小圆壶李四老倌” 。
清嘉庆《宜兴县志》称其所制之壶“妍妙在朴致中,世称名玩” 。
他的作品不加款署,仅朱书号记 。
另据明人周高起考证,在李茂林之前,紫砂壶都直接放入缸窑烧造,不用匣钵封闭,“不免沾釉泪”,自李养心始,壶“乃作瓦缶,囊闭入穴”,是紫砂壶装烧方法的一大改革 。
【时大彬】号少山,江苏宜兴人,时朋之子,明万历至清初宜兴紫砂陶名家,与时人李仲芳、徐友泉有“壶中妙手称三大”之誉 。
大彬初仿供春制大壶,后受文人饮茶理论启发,改做小壶 。
他善用各色陶土,对泥料的加工配制、成型技术、造型设计、铭刻款识等均有研究和改进,作品“砂粗质古肌理匀”,“不务妍媚,而朴实坚栗,妙不可思”,使紫砂工艺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
时人许次纾《茶疏》云:“昔时龚春制壶,近日大彬所制,大为时人宝惜,盖皆以粗砂制之,正取砂无土气耳,随手造做,颇极精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