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漂族现状:语言不通,社会隔阂,融入新生活难( 三 )
不适应:语言不通 社会隔阂 各种困境
从农村来到城里 , 千里迢迢从老家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 , 老人在帮助子女照看孙辈之余 , 往往对新的生活一时难以适应 。
语言不通 , 是“老漂族”遇到的第一个难题 。
“我不太会说普通话 , 有时候出去跟人家聊天的时候 , 别人总听不懂我在说什么 。”吴爱芳稍显尴尬 。也因为这一点 , 已经在燕郊生活两年的她依然没有交到什么朋友 。
吴爱芳偶尔会听说社区里举办文化活动 , 但她从来没有参加过 , “不知道怎么沟通 。而且太忙了 , 照顾孩子、做完家务也没啥时间了” 。
这一问题在刘氏夫妇身上同样存在 , 两人今年70岁 , 半年前 , 为了照顾独自在北京租房考研的外孙女 , 从河南老家来到北京 , “孩子父母都在忙工作 , 我们老两口在老家也没什么事儿 , 就来北京照顾她” 。
由于语言不通 , 刘氏夫妇刚到北京便遇到不少难题 , “我想买个猪肉三鲜包 , 但卖包子的人听不懂 , 最后我用手指着价目表 , 人家才弄明白” 。
在老家 , 刘氏夫妇每天晚饭后都要去家附近的广场散步 , 跟大家聊天;来到北京后 , 两人很少出门 , 也不喜欢跟人来往 。“人家都听不懂我讲话 , 自然不愿意跟我说话 , 与其在人堆里像个傻子 , 还不如待在家里不出去 。”刘老爷子说 , 他们现在每天都围着孩子转 , 一直忙家务事 , “小区里都是高楼 , 每家都独门独户 , 邻里见面只是打个招呼 , 并没有什么深入的交流 , 所以也谈不上熟悉” 。
吴爱芳对此也深有感触 。她说:“我们都住高楼里 , 进了屋就关上门 , 邻里之间基本没有交流 , 人际关系比较淡 。”
在王燕的母亲看来 , 这个社区10多栋住宅楼里住满了几千人 , 但都是陌生人——由于不会说普通话、不识字 , 在这里 , 她的朋友圈只有儿子、儿媳;能称得上点头之交的邻居只有一个;平均每月在社区遛弯的次数只有一次 。
近两年 , 王燕母亲的心情越来越差 , 屡次想回家乡 , 却说不出口 。用老人的话来说 , 自己的老母亲尚在 , 却不能尽孝床前 , 特别愧疚 , 但也知道女儿这边需要人手 。只有面对孙女时 , 她才感觉到自己是被需要的 。
可孩子们回家后 , 王燕母亲又常常感到很失落:“他们回来后 , 要么看电视、玩手机、逗孩子 , 要么还要忙工作 。我理解 , 他们白天累了一天 , 不想说话很正常 , 但这样的生活确实令人感到煎熬 , 有时候我觉得自己被判了‘有期徒刑’ , 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刑满’回家 。”
智能鸿沟 , 是“老漂族”遇到的第二个难题 。
乘坐电梯、刷码支付 , 这些年轻人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 , 吴爱芳却学习了很久 。吴爱芳家住在28楼 , 刚来燕郊时 , 她一直不会也不敢独自乘坐电梯 , “不想给孩子添麻烦 , 硬着头皮也得学 , 慢慢地也就学会了” 。
- 男人只有深爱你时,才会表现出的肢体语言,别不懂
- 冬奥会|2022冬奥会用哪三种语言
- 《零基础学C语言(全彩版)》读后感锦集
- 幼儿语言教育的听课心得体会怎么写?
- 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怎么写?
- 《魔法的语言》读后感精选
- 《教师的语言力》的读后感大全
- 汉语言文学本科论文开题报告怎么写?
- 中班语言工作计划怎么写?
- 语言类大学|中国语言类大学排名前十,国内十大语言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