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韵 诗词( 四 )


6、唐·李白《夏景》:竹簟高人睡觉,水亭野客狂登 。
帘外熏风燕语,庭前绿树蝉鸣 。
7、唐·李白《秋景》:昨夜西风忽转,惊看雁度平林 。
诗兴正当幽寂,推敲韵落寒帧 。
8、唐·李白《冬景》: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落前村 。
9、唐·刘长卿《感怀》: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 。
惆怅长沙谪去,江潭芳草萋萋 。
10、唐·王建《江南》:青草池边草色,飞猿岭上猿声 。
万里湘江客到,有风有雨人行 。
11、唐·王昌龄《望月》:听月楼高太清,南山对户分明 。
昨夜姮娥现影,嫣然笑里传声 。
12、唐·韦应物《烟雨》:烟雨湖光软漾,空濛山色生奇 。
忆自段家桥水,流连不觉遄飞 。
13、宋·苏轼《题王晋卿山水》:老去君空见画,梦中我亦曾游 。
桃花纵落谁见?水到人间伏流 。
14、宋·王安石《题西太一宫壁》:杨柳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 。
三十六陂春水,白头想见江南 。
15、宋·杨万里《宴客南归》:月在荔枝梢上,人行茉莉花闲 。
但觉胸吞碧海,不知身落南蛮 。
16、明·憨山大师《禅诗》:门外青山朵朵,窗前黄叶萧萧 。
独坐了无言说,回看妄想全消 。
诗词有哪些韵? 古代诗词用韵,不同时期有差别 。
使用时间最长、影响最广、且至今仍在使用的,诗韵为《平水韵》,词韵用《词林正韵》 。
【平水韵】由其刊行者宋末平水人刘渊而得名 。
平水韵依据唐人用韵情况,把汉字划分成106个韵部,其原书已经遗失 。
后又经过多次修改,到清代康熙年间编的《佩文韵府》把《平水韵》并为106个韵部,这就是后来广为流传的平水韵 。
其平声部分包括:上平十五部、下平十五部 。
仄声部分包括:上声二十九部、去声三十部 。
入声十七部 。
【词林正韵】是清人戈载编纂的一部词韵书,书分三卷,分平、上、去三声为十四部,入声为五部,一共是十九个韵部 。
他的分部,实际上是依据前人作词用韵的情况归纳而来,这就是他所说的“取古人之名词参酌而审定” 。
戈氏的分韵虽是归纳、审定工作,但其结论却多为后人所接受,论词韵之士多据以为准 。
戈氏所分的词韵十九部,事实上也是进一步归纳诗韵即“平水韵”而来 。
【韵的定义】:1、通韵:古体诗写作时的押韵,可以把邻近韵部的韵,混在一起通用,称为通韵 。
2、窄韵:某韵部的字数很少 。
(宽韵与窄韵意思相反,略去不提)3、出韵:应该按词谱规定用韵时,诗词里参杂了其他韵部的字,叫做出韵 。
4、和韵:在唱和别人诗词中所使用的韵字来押韵作诗叫和韵 。
5、次韵:也称“步韵”,既用原诗词相同的韵字,且前后秩序都必须相同 。
6、用韵:既使用别人原诗中相同的韵字,但不必依照其秩序 。
7、依韵:既用与原诗词同一韵部的字,但不必用其原字 。
8、抱韵:既首句与末句押韵,第二句与道第二句押韵,以此类推向中环抱的押韵方式 。
9、偶韵:既逢偶句才押韵10、随韵:既一呼一应进行转换的押韵方式,一般是上句定韵,下句随押 。
11、排韵:既从地一句到全章甚至全篇,每句都押同一种韵 。
【古诗、古词用韵的不同点】:古诗的用韵与古词的用韵有一些不同 。
分别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古体律诗每首可用一个韵,也可以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韵,允许换韵;近体律诗每首只能用一个韵,即使是长达数十句的排律也不能换韵 。
2、古体诗可以在偶数句押韵,也可以奇数句偶数句都押韵 。
近体诗只在偶数句押韵,除了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以平声收尾则押韵,以仄声收尾则不押韵 。
五言多不押,七言多押),其余的奇数句都不能押韵;3、古体诗可用平声韵,也可用仄声韵;近体一般只用平声韵 。
(“齐梁体”被称为古体,唐以后不合近体的诗,也称为古体 。
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被称为近体诗或今体诗 。
)词的用韵可以在词谱里查,填词时的用韵不象格律诗那样要求一韵到底,在词韵允许范围内可以选择其它韵部使用,这样的做法称为“通押” 。
通押的韵部也不是可以自由使用的,依然还是词韵中规定的部分 。
诗韵、词韵和曲韵都有所不同,可以从网络搜索中找到,这是知识全是古诗词创作时的必备工具,如想写出一首合格合律的古典诗词,就不得不依靠它们才能做到准确无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