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吵》教学反思如何写?( 八 )


探究第三个问题时,我充分的采取了读思结合的方法,让学生从课文有关段落中画出描写“我”和克莱谛表现的句子,并想一想这些句子表现出了人物怎样的内心 。在交流过程中,学生们比较容易的从相应的句子中体会出了“我”的不安与后悔,后悔自己骂了克莱谛,觉得不应该做对不起他的事;心里很想向克莱谛承认错误,又觉得太丢人;心里暗暗说向他认错,可嘴里又说不出请他原谅 。教学时,我联系上下文让学生体会“我”吵架后的心情 。课文讲述的这种情况,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是每个学生在生活中都有可能遇到的 。引导学生认真体会,不但可以使学生感到课文写得真实具体,而且可以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让学生再读中体会,学生们又感受到了我的“知错、爱面子” 。
对朗读的指导,也是这部分的一个设计重点,如,“要是我没有骂他”读出后悔的语气;“我又记起父亲……这几个字怎么也说不出来”这一部分,读出矛盾的心理 。通过对有关语句的朗读又促进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再看看克莱蒂的表现:“不时用眼睛瞟我,从他的眼里表示出来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 。”结合对瞟这个词语的理解,想想克莱蒂这时在想什么?他说“我在外面等着你”时心里会想什么?“我”说“我也等着你”时,又会想什么呢?文中以泡泡的形式提示:他们都说在外面等着对方,俩人想的一样吗?教学时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两个主人公的不同表现,体会出这两句话的含义完全不同,两个人的心态也不同 。学生对这个问题有了充分的认识后,才能把自己的体会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
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还引导学生体会父亲的话的意思 。父亲的话散见于课文之中,共三处 。可以让学生把这三句话找出来,读一读,再联系上下文,谈谈自己的理解 。还可以让学生把“我”的行为与父亲的话对照,看看“我”在哪些方面做到了,哪些方面没有做到 。允许学生自由谈体会,父亲的话主要说了四方面的意思:要懂得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做到是非分明;要勇于承认错误,“第一个伸过手去”,请求对方原谅;要是错了,别人打你,你千万不要还手,只要防御就是了;你错了,别人没有打你,你不应该“举起尺子”防御 。
在充分的体会了父亲对我的教诲之后,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文中的两位主人公,你喜欢哪一位,并说出你的理由,最好是能在文中找到相应的句子,证明你的观点?引导学生加深对人物的了解 。果然,大部分孩子都说喜欢克莱谛,喜欢他宽容、大度、主动认错,也找出了文中相应的句子,就在学生的回答慢慢沉寂之时,有一位同学说:“我喜欢安利柯 。”并说出了他的优点:虽然爱面子,但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我借此,引导孩子们要对一个人有全面的`认识,不能只看缺点,不看优点 。而对于本篇课文对孩子们情感的引导,最终的落脚点,还是从中学到了哪些处理生活中冲突的方法 。所以,我又提出:假如你在生活中再遇到矛盾,你会如何去处理?学生们都谈出了自己的看法,从中也看出了孩子们懂得了人与人之间应该友爱、宽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