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蝶衣的诗词( 四 )


17《初夏》【宋】朱淑真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 。
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
18初夏绝句》【宋】陆游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
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
19《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
20《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
《夏日》【唐】白居易东窗晚无热,北户凉有风 。
尽日坐复卧,不离一室中 。
中心本无系,亦与出门同 。
山亭夏日(唐)高骈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
诗经里就有“四月维夏,六月徂暑”还有:傍水风林莺语语,满园烟草蝶飞飞(陆游)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
(陆游·初夏绝句)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
(秦观)长夏江村风日清,檐牙燕鹊已生成 。
蝶衣晒粉花枝午,蛛网添丝屋角晴 。
张耒的《夏日》西江月 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
卜算子为词牌的诗展开全部 卜算子、卜算子慢,词牌名 。
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等 。
【词律】引毛氏云:“骆义乌诗,用数名,人谓为卜算子,故牌名取之 。
”又云:“按山谷词‘似扶着卖卜算’,盖取义以今卖卜算命之人也 。
”又因秦观词有:“极目烟中百尺楼”之句,故【图谱】删[卜算子]而名[百尺楼];然[卜算子]之名,得知较早也 。
相传是借用唐代诗人骆宾王的绰号 。
骆宾王写诗好用数字取名,人称“卜算子” 。
山谷词“似扶著,卖卜算”,取卖卜算命的意思 。
北宋时盛行此曲 。
万树《词律》以为取义于“卖卜算命之人” 。
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两仄韵 。
两结亦可酌增衬字,化五言句为六言句,于第三字豆 。
宋教坊复演为慢曲,《乐章集》入“歇指调” 。
八十九字,前片四仄韵,后片五仄韵 。
【定格】【卜算子】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仄(韵) 。
中仄平平仄仄平,中仄平平仄(韵) 。
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仄(韵) 。
中仄平平仄仄平,中仄平平仄(韵) 。
【卜算子慢】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韵) 。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韵) 。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韵) 。
仄仄平平仄(韵) 。
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韵) 。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韵) 。
仄平平、平仄平平仄(韵) 。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韵) 。
【注】附注:过片第六字领下四言两偶句,结尾是上一下四句法,第一字定要去声,与领格字同 。
【例词】《卜算子·咏梅》 作者·刘克庄片片蝶衣轻1,点点猩红2小 。
道是天公不惜花3,百种万般巧 。
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 。
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4 。
注释:1.蝶衣:指蝴蝶的翅膀 。
这句描写花瓣的轻盈有致 。
2.猩红:血红色 。
这句描写飞花 。
3.天公:天老爷,指自然界的主宰者 。
惜,怜爱 。
4.了:尽 。
鉴赏:刘克庄是诗词兼善的作家 。
就词来说,他属辛派豪放词人,但他亦有婉约之作 。
词人另有一首《卜算子》题为"惜海棠",两首当是姊妹 。
词中明写惜花,实际是用比兴手法,委婉含蓄的表达了词人才不见用,遭受压抑的凄楚情怀 。
小词一不用书卷,二不假藻饰,全以寻常语入词,却含蓄深婉,自然有致 。
并运用回环往复的句式,很有艺术情韵,耐人回味 。
《卜算子·咏梅》 作者· 杜安世樽前一曲歌,歌里千重意 。
才欲歌时泪已流,恨应更、多于泪 。
试问缘何事? 不语如痴醉 。
我亦情多不忍闻 。
怕和我、成憔悴 。
鉴赏 这首词类白居易之《琵琶行》,写的是作者闻歌伤怀之感 。
上片写歌女的演唱,相当于白诗对琵琶女演奏的叙写 。
“樽前一曲歌,歌里千重意”,一曲歌而能具千重意,想必亦能说尽胸中无限事;而这“无限事”又必非乐事,当是平生种种不得意之恨事 。
这是从后二句中“恨”“泪”等字可得而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