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回忆叹惋的诗词( 三 )


人面不知何处去 , 桃花依旧笑春风 。
——《题都城南庄》崔护(虽然不太多 , 是孤手打的 , 凑合看吧 , O(∩_∩)O~)...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
对什么诗词 1、要知道这个问题 , 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实写”和“虚写” 。
实写 , 是对眼前的真实事物的描写 。
一般是指眼睛能直接看到的实实在在的事物或景物 , 是发生在身边的实物 。
虚写 , 则刚好相反 , 它所描写的事物 , 要么是由眼前的事物联想或想象得到的 , 要么是过去的或者是已经发生了的 。
比如:昔人已乘黄鹤去 。
从这个“昔”字我们很容易判断它是虚写了 。
2、知道了“实写”和“虚写”后 , 我们就比较容易知道:“对过去回忆”就是虚写了 。
十首带有词牌名的诗 10、古诗三首 一、教学要求 1.了解诗的内容 , 理解诗句 , 体会诗中抒发的感情 。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
3.背诵这三首诗 。
4、能熟练运用学古诗的方法学习本课 。
二、教学重点 解诗意 , 悟诗情 。
三、教具准备 :挂图 , 幻灯 。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
五、教学方法:谈话法 , 朗读法 。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 板书课题 。
二、回忆学习古诗的方法 。
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悟诗情 。
三、学生自主学习 , 师相机引导 。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 , 朝露待日晞 。
阳春布德泽 , 万物生光辉 。
常恐秋节至 ,  焜黄华叶衰 。
百川东到海 , 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 , 老大徒伤悲 。
[注释]:老大:年老 。
徒:徒然 …… [赏析]:乐府诗是最能代表汉代诗歌成就的一种体裁 。
它常采用赋、比、兴、互文、 反复歌咏的修饰手法及铺陈、对比、烘托等技巧状物抒情 , 这首《长歌行》便代表了这种特色 。
作者借百川归海、一去不回来比喻韶光之匆匆易逝 , 感慨“少壮不努力 , 老大徒伤悲” , 劝勉世人要珍惜光阴 , 有所作为 。
全诗从青葵起兴 , 联想到四季变化 , 又以江河作比 , 得出应当抓紧时间奋发努力的结论 , 其比兴手法是很明显的 。
“长歌”适宜表达深沉的感情 , 这一首娓娓道来 , 有描述 , 有抒情 , 有叹惋 , 也有劝勉 , 使整首诗含蕴细腻 , 余意无穷 。
既继承了“歌以咏志”的传统 , 又极富形式上的美感 , 便于反复吟诵 。
板书: 朝露----日希 生光辉-----华叶衰 珍惜时间! 东到海-----复西归? 不努力-----徒伤悲! 四、谈体会 , 读古诗 , 联系实际 , 试仿作最后两句诗 。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古诗的方法 。
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悟诗情 。
二、学生自主学习 , 师相机引导 。
煮豆持作羹 , 漉豉以为汁 。
萁向釜下然 , 豆在釜中泣 。
本是同根生 , 相煎何太急 。
谢灵运曾说:“天下才有一石 , 曹子建独占八斗 , 我得一斗 , 天下共分一斗 。
”(《释常谈》)刘勰的《文心雕龙.才略》中也说:“子建思捷而才俊 ,  诗丽而表逸 。
”明代王世贞的《艺苑卮言》也说:“子建天才流丽 , 虽誉冠千古 , 而实避父兄 , 何以故?才太高 , 辞太华 。
”可见前人都指出了曹植才华出众 , 禀赋异常的特点 , 而最能表现其才华的例子就是这首《七步诗》 。
据《世说新语.文学》中说 , 曹丕做了皇帝以后 ,  对才华横溢的胞弟曹植一直心怀忌恨 , 有一次 , 他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诗一首 , 如做不到就将行以大法(处死) , 而曹植不等其话音落下 , 便应声而说出六句诗来 , 就是上面的这首脍炙人口的诗 。
因为限止在七步之中作成 , 故后人称之为《七步诗》 。
据说曹丕听了以后“深有惭色"不仅因为曹植在咏诗中体现了非凡的才华 ,  具有出口成章的本领 , 使得文帝自觉不如 , 而且由于诗中以浅显生动的比喻说明兄弟本为手足 , 不应互相猜忌与怨恨 , 晓之以大义 , 自然令文帝羞愧万分 , 无地自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