杳字开头的诗词( 四 )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
点评:李之仪的这首小令仅四十五字,却言短情长 。
全词围绕着长江水,表达男女相爱的思念和分离的怨愁 。
开头写两人各在一方相隔千里,喻相逢之难,见相思之深 。
末句写"共饮",以水贯通两地,沟通两心;融情于水,以水喻情,情意同样绵长不绝,表达了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与热切的期望 。
全词处处是情,层层递进而又回环往复,短短数句却感情起伏 。
三,《诗经邶风击鼓》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 。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
点评:这首诗表达了长年行役于外的将兵思念家乡和妻子的心情 。
其中"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一句,倾倒了无数身陷爱河,渴望美满爱情的人,成为山盟海誓的最好代言 。
生生死死悲欢离合,我曾对你说过,我会牵着你的手,和你一起老去 。
这是爱的最高境界,爱的最高境界就是经的起平淡的流年 。
四,《上邪》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点评:出自于汉乐府民歌 。
这是一首情歌,是主人公自誓之词:海枯石烂,爱情仍然坚贞不变,是一位痴情女子对爱人的热烈表白 。
诗的主人公在呼天为誓,直率地表示了"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的愿望之后,转而从"与君绝"的角度落墨,"山无陵"以下连用五件不可能的事情来表明自己生死不渝的爱,深情奇想根本不可能发生 。
这就把主人公生死不渝的爱情强调得无以复加 。
五,《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
点评:这是一首在东汉末年动荡岁月中的相思乱离之歌 。
尽管在流传过程中失去了作者的名字,但读之使人悲感无端,反复低徊,为女主人公真挚痛苦的爱情呼唤所感动 。
诗中淳朴清新的民歌风格,内在节奏上重叠反复的形式,表现出东方女性热恋相思的心理特点 。
六,《鹊桥仙》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点评:《鹊桥仙》原是为咏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而创作的乐曲 。
借牛郎织女的故事,以超人间的方式表现人间的悲欢离合 。
最后一句对牛郎织女致以深情的慰勉: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这一惊世骇俗、震聋发聩之笔,使全词升华到新的思想高度 。
作者否定的是朝欢暮乐的庸俗生活,歌颂的是天长地久的忠贞爱情 。
七,《雁邱词》元好问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邱处 。
点评:当年,元好问去并州赴试,途中遇到一个捕雁者 。
这个捕雁者告诉元好问今天遇到的一件奇事:他今天设网捕雁,捕得一只,但一只脱网而逃 。
岂料脱网之雁并不飞走,而是在他上空盘旋一阵,然后投地而死 。
元好问看看捕雁者手中的两只雁,一时心绪难平 。
便花钱买下这两只雁,接着把它们葬在汾河岸边,垒上石头做为记号,叫作"雁邱",并写下了这首《雁邱词》 。
遥想双雁,"天南地北"冬天南下越冬而春天北归,"几回寒暑"中双宿双飞,相依为命,一往情深 。
既有欢乐的团聚,又有离别的辛酸,但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把它们分开 。
而"网罗惊破双栖梦"后,爱侣已逝,安能独活!于是"脱网者"痛下决心追随于九泉之下,"自投地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