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最长诗词( 四 )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悟叶已秋声 。
——《偶成》 解析:这是一首逸诗,具体写作年代不详,大约在绍兴末年(1162) 。
日本盛传此诗,我国大陆亦不胫而走,以为为朱熹所作,姑且存以备考 。
其主旨是劝青年人珍视光阴,努力向学,用以劝人,亦用于自警 。
该诗语言明白易懂,形象鲜明生动,把时间快过,岁月易逝的程度,用池塘春草梦未觉,阶前梧桐忽秋声来比喻,十分贴切,倍增劝勉的力量 。
暮雨朝云不自怜,放教春涨绿浮天 。
只令画阁临无地,宿昔新诗满系船 。
青鸟外,白鸥前,几生香火旧因缘 。
酒阑山月移雕槛,歌罢江风拂玳筵 。
——《鹧鸪天》 解析:这是一首借酒浇愁感慨激愤的小词,盖作于金源灭亡前后 。
当时,元好问作为金源孤臣孽子,鼎镬馀生,栖迟零落,满腹悲愤,无以自吐,不得不借酒浇愁,在醉乡中求得片刻排解 。
这首词就是在这种背景和心境下产生的 。
暮江寒碧萦长路,路长萦碧寒江暮 。
花坞夕阳斜,斜阳夕坞花 。
客愁无胜集,集胜无愁客 。
醒似醉多情,情多醉似醒 。
——《菩萨蛮》 解析:这首词上下两片采用了不同的手法,上片偏于客观景物的渲染,下片着重主观心理的描绘 。
然而景物的渲染中却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主观心理的描绘又糅合在客观景物之中 。
因而从整体上来说,情与景、主观与客观,又融成一片 。
...
泰宁朱熹诗句《九曲棹歌》年代: 宋 作者: 朱熹武夷山上有仙灵,山下寒流曲曲清 。
欲识个中奇绝处,棹歌闲听两三声 。
一曲溪边上钓船,幔亭峰影蘸晴川 。
虹桥一断无消息,万壑千岩锁翠烟 。
二曲亭亭玉女峰,插花临水为谁容 。
道人不作阳台梦,兴入前山翠几重 。
三曲君看驾壑船,不知停棹几何年 。
桑田海水兮如许,泡沫风灯敢自怜 。
四曲东西两石岩,岩花垂露碧毵 。
金鸡叫罢无人见,月满空山水满潭 。
五曲山高云气深,长时烟雨暗平林 。
林间有客无人识,矣乃声中万古心 。
六曲苍屏绕碧湾,茆茨终日掩柴关 。
客来倚棹岩花落,猿鸟不惊春意闲 。
七曲移舟上碧滩,隐屏仙掌更回看 。
却怜昨夜峰头雨,添得飞泉几道寒 。
八曲风烟势欲开,鼓楼岩下水萦回 。
莫言此地无佳景,自是游人不上来 。
九曲将穷眼豁然,桑麻雨露见平川 。
渔郎更觅桃源路,除是人间别有天 。
【春日诗词是什么?朱熹的《春日》】作业帮 春日》这首七言诗是宋·朱熹所作,其中“万紫千红总是春”一句为名句.诗的大意是:风和日丽来到泗水边赏景,一望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很容易认识到东风的面容,满眼的万紫千红都是芳春..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其实诗中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染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原诗 春日 (宋·朱熹) 胜日②寻芳③泗水④滨⑤, 无边光景⑥一时新. 等闲⑦识得东风⑧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注释 题、春日:春天. 2、 胜日:指春光明媚的好日子. 3、 寻芳:春游赏花. 4、 泗水:水名,在山东省. 5、 滨:水边,河边. 6、 光景:风光景物 7、 等闲:平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8、 东风:春风 编辑本段译文 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看出东风的面貌,东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简析 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游春诗.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东风面”借指春天.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而此句的“万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时新”.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 名句赏析 ——“万紫千红总是春.” 首句点明出游的时令、地点,下三句写“寻芳”的所见所识.春回大地,诗人耳目一新.正是这新鲜的感受,使诗人认识了东风.仿佛是一夜东风,吹开了万紫千红的鲜花;而百花争艳的景象,不正是生机勃勃的春光吗?诗人由“寻”而“识”,步步深化,统率全诗的则是一个“新”字.但泗水在山东,孔夫子曾在泗水之滨讲学传道;而南宋时那地方早已沦陷于金国,朱熹怎能去游春呢?原来这是一首哲理诗.诗中的“泗水”暗喻孔门,“寻芳”暗喻求圣人之道,“东风”暗喻教化,“春”暗喻孔子倡导的“仁”.这些意思如果用哲学讲义式的语言写出来,难免枯燥乏味.本诗却把哲理融化在生动的形象中,不露说理的痕迹.这是朱熹的高明之处.
- 人到中年,读懂这四首诗词,你就活明白了
- 妊娠时间长的动物|世界十大妊娠时间最长的动物,世界上怀孕周期最长的动物排行
- 人与人之间最长久的关系
- 春节|描写春节的诗句,有关春节的诗句诗词
- 诗词大赛活动策划书怎么写?
- 古诗词大赛主持人开场白怎么写?
- 古诗词大赛主持人开场白格式怎么样?
- 山脉|世界最长的十大山脉,最长的山脉是哪座山脉
- 朱熹“撤广告”
- 诵读古诗词的心得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