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迈不羁 的诗词( 二 )


这首《饮中八仙歌》是杜诗少有的潇洒杰作 。
杜甫曾历经玄宗、肃宗、代宗三朝,被称为"三朝遗老",学术界一般将他的一生划为四个阶段:读书和宦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十载困守长安时期(三十五到四十四岁);陷贼与为官时期(四十五到四十八岁);弃官及以后的漂泊时期(四十八到五十九) 。
杜甫刚刚进入长安的时候,满怀理想,裘马轻狂,碰巧结识了李白等恃才傲物的性情中人,于是带着崇敬的心情和半谐谑、半写实的笔调创作了这首《饮中八仙歌》 。
这首诗描述了当时长安市上"饮中八仙"的醉后之态,知章二句,汝阳三句,左相三句,宗之三句,苏晋二句,李白四句,张旭三句,焦遂二句,寥寥数笔,各显仙意 。
菊花唐黄巢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
...题菊花唐黄巢飒飒西风满院载,蕊寒香冷蝶难来 。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
黄巢(820~884年),是唐末农民起义的领袖人物,由于他的人格魅力和过人胆识,最终取代王仙芝而成为这场大起义的总领袖 。
由他领导的这场大起义摧毁了腐朽的李唐王朝,打破了唐末军阀割据混战的黑暗社会的僵死局面 。
为社会由分裂向统一过渡准备了条件,从而推动了历史继续向前发展 。
黄巢(820年~884年)唐曹州(山东曹县)人 。
出身盐商,积财聚众,尤好收留亡命之徒 。
唐懿宗以来,因皇室奢侈过度,赋税沉重念奴娇赤壁怀古作者: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
(樯橹一作:强掳)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
这首被誉为“千古绝唱”的苏东坡名作,是宋词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作品,也是豪放词最杰出的代表 。
它写于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七月,是苏轼贬居黄州时游黄风城外的赤壁矶时所作 。
此词对于一度盛行缠绵悱恻之风的北宋词坛,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辛弃疾,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 。
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
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
此辑其代表作十首,以窥辛词之美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明代杨慎在《词品》中说:“辛词当以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乐》为第一 。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
不尽长江滚滚流 。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
生子当如孙仲谋 。
满江红怒发冲冠岳飞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 。
臣子恨,何时灭...
李白诗,表现豪情壮志的诗句是:?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奇妙,浪漫主义,立意清晰 。
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他性格豪迈,热爱祖国山河,游踪遍及南北各地,写出大量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 。
他的诗,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而且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人们称他为“诗仙” 。
李白的诗歌不仅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精神,而且从形象塑造、素材摄取、到体裁选李白行吟图择和各种艺术手法的运用,无不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艺术特征 。
李白成功地在中塑造自我,强烈地表现自我,突出抒情主人公的独特个性,因而他的诗歌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 。
他喜欢采用雄奇的形象表现自我,在诗中毫不掩饰、也不加节制地抒发感情,表现他的喜怒哀乐 。
对权豪势要,他“手持一枝菊,调笑二千石”(《醉后寄崔侍御》二首之一);看到劳动人民艰辛劳作时,他“心摧泪如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