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山拜佛的诗词( 四 )


观音法会: 时间:观音诞辰日(农历二月十九)、成道日(农历六月十九)、出家日(农历九月十九) 风俗习惯:逢这三个日子,女子们就相邀成群,到附近的寺庙烧香拜佛,求签许愿,祈求母子平安地藏法会:地藏菩萨诞辰日,传说新罗僧人金乔觉亦于此日成道 。
时间:农历七月三十(月小为廿九);地点:化城寺肉身宝殿 。
法会活动:九华山各寺庙要举行隆重仪式,诵《地藏菩萨本愿经》、守地藏肉身塔, 历时七天 。
法会期间,香客们还组织百子会,朝山进香,并虔心素食,挑担举旗,敲锣诵经,结伴进出 。
九华山庙会:起源于唐代,唐开元末,新罗国高僧金乔觉,来九华山苦行禅修70余载,于农历七月三十日圆寂,终年99岁 。
遗体置缸三年后,全身不坏,容貌如生,撼其骨节有金锁声 。
依佛经所说,有此瑞相乃是菩萨应世,被视为地藏王菩萨转世,尊称为金地藏,弟子们在神光岭建肉身塔供奉 。
时间:每年农历七月三十;地点:天台峰 ...
九华山的香客朝拜有哪些活动? 九华山香客朝山拜佛的活动,方式多种多样 。
1. 百子会 。
这是一种自发进行的民间活动,为朝拜地藏菩 萨,崇信佛教的民众自发组织的一种会(团) 。
不足100人的称 为“小百子会”,达100人的称为“百子会”,达200人的称为 “双百子会” 。
他们虔心地备食后,身穿灰布青裤,或围一黄色 肚兜,上印“朝山进香”字样,担着香担,举旗敲锣,鱼贯而 行,一路上还给穷苦残疾人施舍钱物 。
朝山途中,遇庙烧香拜 佛,香首(领头的)口诵“南无幽冥教主本尊赦罪地藏王菩 萨”,剩下的人接诵“阿弥陀佛” 。
每逢地藏王诞生日,僧众及 香客于肉身塔诵经、拜菩萨、通宵达旦 。
2. 观音会 。
这是妇女香客的朝拜活动 。
每逢观音菩萨诞生 日(农历二月十九日)、成道日(农历六月十九日)、出家日 (农历九月十九日),信佛的妇女们梳洗整洁,成群结队地来到 寺庙烧香拜观音,祈求母子平安 。
3. 除夕进香 。
九华山的居民为了祈求新的一年平安如愿, 在吃过除夕团圆饭,等到新年零点的钟声敲响后,有的全家出 动,有的家主代表,先洗脸漱口,燃放鞭炮、烟花,谓之出行; 再将准备好的香、鞭炮、烟花,带到肉身殿(远处的到附近寺 庙)进香 。
进香的途中遇见熟人也是不能说话的,在进香完毕 回家时,才可以相互招呼致意 。
据说若烧得第一炷香则最为 吉祥 。
4. 拜地藏 。
僧俗都奉地藏菩萨为神灵,所以都有拜地藏的 习俗 。
九华街居民每月初一、十五,用素菜为地藏菩萨斋供 。
每年正月初一,村民先到肉身殿向地藏菩萨拜年之后,再互相 拜年;农历七月三十日为地藏法会,当天夜里村民都来肉身殿 守夜 。
村民们若有婚丧之事,要到地藏菩萨面前许愿和超度 。
九华山有哪些著名的佛门素食? 九华山佛教饮食文化集中体现为“九华素菜”:原料取材于当地特产的竹笋、百合、黄精、石耳、木耳、黄花菜、地心菜、 马兰头、菜苗、蕨菜等,再配上冻豆粉、豆腐、面筋、素油等, 或清炒,或火煨,或清炖,或烘烤,一共可以制作出100多个品 种的菜来 。
九华山的素菜以味道清淡为本色,素丝绿叶,天然 野味,久食而不腻 。
这些菜里面还有以素代荤的食物,像素鸡 翅、素海参、素全鸡全鸭、素凤腿等 。
九华山有的餐馆还直接推出了以佛命名的菜谱,如“地藏 黄精”、“九华佛手”、“佛国蟹黄”、“罗汉聚会”、“百岁甜羹”、 “闵公豆腐”、“佛山冰球”、“应时水果”、“金地藏茶”等 。
峨眉山的传说 《峨眉四女图》的传说从前,峨眉县城西门外,有一个西坡寺 。
有一年,一个白发苍苍的老画家,千里迢迢的来到这里,要求住在寺里,西坡寺的主持和尚收留了他 。
主持和尚自幼喜欢书画,天长日久,就和老画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
一天,风和日丽,绿柳低垂,画家邀请和尚同游乐山乌尤寺 。
和尚笑着推辞说:“这里离乐山有几十里路,来回要一天时间,很不方便 。
”画家见和尚不去,便独自去了 。
不到半天功夫他就回来了 。
还带回来几张乌尤寺的画送给和尚 。
和尚自幼喜爱字画,心里十分高兴 。
同时,也感到奇怪,为什么画家不到半天就游完乌尤寺回来了?这个谜和尚一直猜不透 。
又过了几天,画家来向和尚告别、并付给食宿费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