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山拜佛的诗词( 五 )


和尚坚持不收 。
画家见和尚不愿收钱,猛然想起和尚喜欢画,便拿出纸笔墨砚对和尚说:“你不收钱,那我就画几张画送给你,”和尚听了,满心欢喜 。
不一会,画家就画好了四幅画 。
每一幅上都画的是一个美丽的姑娘 。
第一幅画的是一个身穿绿衣绿裙,头上披一条白色纱中的姑娘;第二幅画的是一个身穿红衣红裙,头上披一条绿色纱中的姑娘;第三幅画的是一个身穿蓝衣蓝裙,头上披一条黄色纱中的姑娘;第四幅画的是一个身穿黄衣黄裙,头上披一条红色纱中的姑娘 。
因为古时候称美丽的姑娘叫娥眉,所以画家把四幅画题名为《娥眉四女图》 。
画家把画交给和尚,说:“你把画放在箱子里,等过了七七四十九天以后再拿出来挂 。
”画家走后,和尚想,这样好的画放在箱子里太可惜了,何不挂出来让大家观赏观赏呢?于是就把这四幅画挂在了客堂里 。
一天,和尚从外面回来 。
忽然看见有四个姑娘正坐在客堂里说说笑笑哩 。
和尚看着这几个姑娘很面熟、又觉得很奇怪,刚才出去时并没有见到过这几个姑娘呀!就问:“你们几个姑娘是来游庙还是拜佛呀?”四个姑娘并不答话,只是嘻嘻地笑着往外跑 。
这时,和尚忽然发现壁上四幅画上的美丽姑娘都不见了 。
原来跑出去的四个姑娘就是画上的呀!于是,和尚就在后面追 。
三个姐姐跑得快点,跑到前面去了,四妹跑得慢,拉在后面 。
姐姐们回头一看,见四妹还在后面,就停下来等她 。
这时,和尚已经追上妹,抓住了她的裙角,要拖她回去 。
四妹见不得脱身,就喊:“大姐、二姐、三姐,快来救我!”三个姐姐见四妹被和尚拖住不放,就生气地骂:“这和尚真不害羞!”四妹因为隔得远,只听到“不害羞”三个字,以为姐姐们在骂她,羞得满脸绯红,无地自容,便立刻变成一座山峰 。
和尚忽然不见了姑娘,面前却出现了一座大山,心想,你变成山我也在旁边守着你,反正不能放走你 。
三个姐姐见四妹变成了一座山,也变成三座山等着她 。
后来,和尚死在山旁边,变成了一个瓷罗汉,仍然守着山 。
人们在那里修了一个庙子,就叫“瓷佛寺” 。
四姐妹变成的四座山峰,一座比一座美 。
后来人们就把娥眉的“娥”字改写成山傍的“峨”字 。
大姐就叫大峨山,二姐就叫二峨山,三姐就叫三峨山,四妹就叫四峨山 。
至今,大峨山、二峨山、三峨山,还并肩站在一起,只有四峨山隔了一段距离 。
峨眉山高峻美 。
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写诗赞道:“峨眉高出西极天 。
”在民间也流传着“四川有座峨眉山,离天只有三尺三”的说法 。
但是,峨眉山上离金顶不远的地方有两块大石头却比峨眉山更高.这两块石头形状相似,相对屹立,相距不到一丈,石壁很陡,“就象刀削的一样 。
据说这石头原来是一块,爬到上面就能摸到南天门,所以人们叫它“天门石” 。
天门石与枯叶蝶相传女蜗氏炼石补天的时候,有一块石头从炉里滚了出来 。
那石头从天上往下掉,一直落到峨眉山上 。
从此,峨眉山就有了一块又高又大的石头,直插天穹 。
在没有这块石头以前 。
从彩云了绕的天宫里到人间来,要出南天门,“经过大梯 。
天梯旁边有青鸾童儿看守,如果没有玉帝、王母的旨意,谁也别想过去 。
自从有了这块天门石以后,因为它上通南天门,下通峨眉山,所以想到人间就可跨出南天门,踏上天门石,不经过天梯,就能到峨眉山了 。
天宫里那些神兵、天将、彩女、云童,听说峨眉山风光秀丽,就时常经过天门石,愉愉跑到峨眉山来游玩 。
这天,正是三月初三,王母娘娘要大办蟋桃盛会,庆祝寿诞 。
各路神仙都要来祝寿赴宴,,王母娘娘命太白金星带着仙女们到蟠桃园去采摘蟠可桃,太白金星把仙女们招到一起清点人数时,却不见了守蟠桃园的两个仙女,一查问,才知道是从天门石私自去了峨眉山,只得回禀王母娘娘:“启禀圣母,小神奉命带众仙女前去采摘蟠,可是守桃园的两个仙女没有到 。
经查问,原来他们从南天门外的天门石私自下凡去了 。
“王母娘娘一听,十分恼怒 。
心想:这石头也生得古怪,不偏不斜,正好立在南天门外,替那些凡念未消,不守仙规的人,搭了一道私下凡间的便桥 。
此石不除,天宫不得安宁,她立即把巨灵神叫到跟前吩咐说:“今有守桃园的两个仙女,经天门石私下凡间,命你速将她们两个捉回来,不得有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