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画欣赏诗词( 二 )


就连船篷上 , 渔翁的蓑笠上 , 当然也都是雪 。
可是作者并没有把这些景物同“雪”明显地联系在一起 。
相反 , 在这个画面里 , 只有江 , 只有江心 。
江 , 当然不会存雪 , 不会被雪盖住 , 而且即使雪下到江里 , 也立刻会变成水 。
然而作者却偏偏用了“寒江雪”三个字 , 把“江”和“雪”这两个关系最远的形象联系到一起 , 这就给人以一种比较空蒙、比较遥远、比较缩小了的感觉 , 这就形成了远距离的镜头 。
这就使得诗中主要描写的对象更集中、更灵巧、更突出 。
因为连江里都仿佛下满了雪 , 连不存雪的地方都充满了雪 , 这就把雪下得又大又密、又浓又厚的情形完全写出来了 , 把水天不分、上下苍茫一片的气氛也完全烘托出来了 。
至于上面再用一个“寒”字 , 固然是为了点明气候;但诗人的主观意图却是在想不动声色地写出渔翁的精神世界 。
试想 , 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 , 那个老渔翁竟然不怕天冷 , 不怕雪大 , 忘掉了一切 , 专心地钓鱼 , 形体虽然孤独 , 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 , 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 。
这个被幻化了的、美化了的渔翁形象 , 实际正是柳宗元本人的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 。
由此可见 , 这“寒江雪”三字正是“画龙点睛”之笔 , 它把全诗前后两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 , 不但形成了一幅凝炼概括的图景 , 也塑造了渔翁完整突出的形象 。
用具体而细致的手法来摹写背景 , 用远距离画面来描写主要形象;精雕细琢和极度的夸张概括 , 错综地统一在一首诗里 , 是这首山水小诗独有的艺术特色 。
望庐山瀑布 唐代: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 遥看瀑布挂前川 。
飞流直下三千尺 , 疑是银河落九天 。
赏析如下: 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 。
这首诗...
中国著名山水画欣赏 溪山行旅图 北宋 范宽 绢本墨笔 纵206.3厘米 , 横103.3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米芾对范宽的绘画风格曾作过这样的描述:“范宽山水丛丛如恒岱 , 远山多正面 , 折落有势 。
山顶好作密林 , 水际作突兀大石 , 溪山深虚 , 水若有声 。
物象之幽雅 , 品固在李成上 , 本朝自无人出其右 。
晚年用墨太多 , 势虽雄伟 , 然深暗如暮夜晦暝 , 土石不分 。
”我们把这段话用来与本图勘校 , 就会感到很是妥贴 。
所以历来鉴藏家和美术史家们均坚信此图为范宽真迹 。
近年对画幅树下草业间“范宽”二字款 的发现更证实了这点 。
此画单从构图方面说 , 应属于平易之境 , 但它却产生了非凡的力量 。
究其原因一是造型的峻巍 , 其次是笔墨的酣畅厚重 。
此图经清内府收藏 , 《石渠实笈初编》著录 。
“溪山行旅图”是范宽的代表作 , 也是中国绘画史中的杰作 。
这件作品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气势雄强 , 巨峰壁立 , 几乎占满了画面 , 山头杂树茂密 , 飞瀑从山腰间直流而下 , 山脚下巨石纵横 , 使全幅作品体势错综 , 在山路上出现一支商旅队伍 , 路边一湾溪水流淌 , 正是山上流下的飞瀑 , 使观者如闻水声、人声、骡马声 , 也点出了溪山行旅的主题 。
范宽以雄健、冷峻的笔力勾勒出山的轮廓和石纹的脉络 , 浓厚的墨色描绘出秦陇山川峻拔雄阔、壮丽浩莽的气概 。
这幅竖长的大幅作品 , 不仅层次丰富 , 墨色凝重、浑厚 , 而且极富美感 , 整个画面气势逼人 , 使人犹如身临其境一般 。
扑面而来的悬崖峭壁占了整个画面的三分之二 。
这就是高山仰望 , 人在其中抬头仰看 , 山就在头上 。
在如此雄伟壮阔的大自然面前 , 人显得如此渺小 。
山底下 , 是一条小路 , 一队商旅缓缓走进了人们的视野——给人一种动态的音乐感觉 。
马队铃声渐渐进入了画面 , 山涧还有那潺潺溪水应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