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代表的唐朝诗词( 四 )


武为人轻率,少谋略 。
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 。
稍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 。
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即幽州台,遗址在今北京市),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以及《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等诗篇 。
“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
” 这里的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 。
《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与《登幽州台歌》是同时之作,其内容可资参证 。
《蓟丘览古》七首,对战国时代燕昭王礼遇乐毅、郭隗,燕太子丹礼遇田光等历史事迹,表示无限钦慕 。
但是,象燕昭王那样前代的贤君既不复可见,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自己真是生不逢时;当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 。
本篇以慷慨悲凉的调子,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 。
这种悲哀常常为旧社会许多怀才不遇的人士所共有,因而获得广泛的共鸣 。
本篇在艺术表现上也很出色 。
上两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 。
在广阔无垠的背景中,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的情绪,两相映照,分外动人 。
念这首诗,我们会深刻地感受到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面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的图景,而在这个图景面前,兀立着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感到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因而深深为之激动 。
在用辞造语方面,此诗深受《楚辞》特别是其中《远游》篇的影响 。
《远游》有云: “ 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 。
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 。
” 本篇语句即从此化出,然而意境却更苍茫遒劲 。
同时,在句式方面,采取了长短参错的楚辞体句法 。
上两句每句五字,三个停顿,其式为:前 —— 不见 —— 古人,后 —— 不见 —— 来者;后两句每句六字,四个停顿,其式为:念 —— 天地 —— 之 —— 悠悠,独 —— 怆然 —— 而 —— 涕下 。
前两句音节比较急促,传达了诗人生不逢时、抑郁不平之气;后两句各增加了一个虚字( “ 之 ” 和 “ 而 ” ),多了一个停顿,音节就比较舒徐流畅,表现了他无可奈何、曼声长叹的情景 。
全篇前后句法长短不齐,音节抑扬变化,互相配合,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
盛唐: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
【品评】此诗经 “ 孤城 ” 为中心而衬以辽阔雄奇的背景 。
首句 “ 黄河直上 ” ,有人认为很费解,故易 “ 黄河 ” 为 “ 黄沙 ”。
然而 “ 黄沙直上 ” ,天昏地暗,那能看见 “ 白云 ” ?其实,“ 黄河直上 ” 并不难理解 。
李白与王之涣都写过沿黄河西望的景色,不同点在于:李白的目光由远而近,故创出 “ 黄河之水天上来 ” 的奇句;王之涣的目光自近及远,故展现了 “ 黄河远上白云间 ” 的奇景 。
遥望西陲,黄河由东向西,无限延伸,直入白云,这是纵向描写 。
在水天相接处突起 “ 万仞山 ” ,山天相连,这是竖向描写 。
就在这水天相接、山天相连处,一片孤城 ” ,隐约可见 。
这,就是此诗所展现的独特画面 。
前两句偏重写景,后两句偏重抒情 。
然而后两句的情,已孕育于前两句的景 。
“ 一片孤城 ” ,已有萧索感、荒凉感 。
而背景的辽阔,更反衬出它的萧索;背景的雄奇,更反衬出它的荒凉 。
“ 孤城 ” 中人的感受,尤其如此 。
这 “ 孤城 ”显然不是居民点,而是驻防地 。
住在这里的征人,大约正是沿着万里黄河白云间,来此戍守边疆的 。
久住 “ 孤城 ” ,能无思家怀乡之情?这就引出了三 四句 。
羌笛吹奏的不是别的,而是 “ 愁杀行客见 ” 的《折杨柳曲》,其思家怀乡之情已明白可见 。
妙在不说思家怀乡,而说 “ 怨杨柳 ”。
“ 怨 ” 甚么呢?从结句看,是怨杨柳尚未发青 。
李白《塞下曲》 “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 ,有助于加深对这个 “ 怨 ” 字的理解 。
诗意很婉曲:闻《折杨柳曲》,自然想到当年离家时亲人们折柳送别的情景,激起思家之情;由亲人折柳的回忆转向眼前的现实,便想到故乡的杨柳早已青丝拂地,而 “ 孤城 ” 里还看不风一点春色,由此激起的,仍然是思家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