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最有名的诗词( 四 )


读起来 , 你会油然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自己也在湖心经历了一场突然来去的阵雨 , 又来到望湖楼头观赏那水天一色的美丽风光 。
10、:苏轼《赠刘景文 / 冬景宋代》 荷尽已无擎雨盖 , 菊残犹有傲霜枝 。
一年好景君须记 , 最是橙黄橘绿时 。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写赠给好友刘景文的 。
诗的前两句写景 , 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 。
“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 , 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 。
后两句议景 , 揭示赠诗的目的 。
说明冬景虽然萧瑟冷落 , 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 , 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 。
诗人这样写 , 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 , 虽已青春流逝 , 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 , 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 , 乐观向上...
求苏轼最有名的诗词10首.展开全部 1、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 把酒问青天 。
不知天上宫阙 , 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 , 又恐琼楼玉宇 ,  高处不胜寒 。
起舞弄清影 , 何似在人间!转朱阁 , 低绮户 , 照无眠 。
不应有恨 , 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 , 月有阴晴圆缺 ,  此事古难全 。
但愿人长久 , 千里共婵娟。
赏析: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 , 把酒相问 , 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 。
李白的《把酒问月》诗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
”不过李白这里的语气比较舒缓 , 苏轼因为是想飞往月宫 , 所以语气更关注、更迫切 。
“明月几时有?”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 , 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像是在惊叹造化的巧妙 。
最后两句是千古名句 , “婵娟”就是月亮的意思 。
两个人像个千里 , 但却可以共同凝望天上的月亮 。
王勃有两句诗:“海内存知己 , 天涯若比邻 。
”意味深长 , 传为佳句 , 与“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 。
另外 , 张九龄的《望月怀远》说:“海上生明月 , 天涯共此时 。
”许浑的《秋霁寄远》说:“唯应待明月 , 千里与君同 。
”与东坡诗句颇有同趣 。
2、惠崇春江晚景(其一) 竹外桃花三两枝 ,  春江水暧鸭先知 。
蒌蒿满地芦芽短 ,  正是河豚欲上时 。
赏析:画以鲜明的形象 , 使人有具体的视觉感受 , 但它只能表现一个特定的画面 , 有一定的局限性 。
而一首好诗 , 虽无可视的图像 , 却能用形象的语言 , 吸引读者进入一个通过诗人独特构思而形成的美的意境 , 以弥补某些画面所不能表现的东西 。
这首题画诗既保留了画面的形象美 , 也发挥了诗的长处 。
诗人用他饶有风味、虚实相间的笔墨 , 将原画所描绘的春色展现得那样令人神往 。
在根据画面进行描写的同时 , 苏轼又有新的构思 , 从而使得画中的优美形象更富有诗的感情和引人入胜的意境 。
3、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 。
燕子飞时 , 绿水人家绕 。
枝上柳绵吹又少 ,  天涯何处无芳草 。
墙里秋千墙外道 。
墙外行人 , 墙里佳人笑 。
笑渐不闻声渐悄 ,  多情却被无情恼 。
赏析:这首词上下句之间、上下阕之间 , 往往体现出种种错综复杂的矛盾 。
例如上片结尾二句 , “枝上柳绵吹又少” , 感情低沉;“天涯何处无芳草” , 强自振奋 。
这情与情的矛盾是因在现实中 , 词人屡遭迁谪 , 这里反映出思想与现实的矛盾 。
上片侧重哀情 , 下片侧重欢乐 , 这也是情与情的矛盾 。
而“多情却被无情恼” , 不仅写出了情与情的矛盾 , 也写出了情与理的矛盾 。
佳人洒下一片笑声 , 杳然而去;行人凝望秋千 , 空自多情 。
词人虽然写的是情 , 但其中也渗透着人生哲理 。
在江南暮春的景色中 , 作者借墙里、墙外、佳人、行人一个无情 , 一个多情的故事 , 寄寓了他的忧愤之情 , 也蕴含了他充满矛盾的人生悖论的思索 4、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 ,  不思量 , 自难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