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的 诗词( 五 )


春去有来日 , 我老无少时 。
人生待富贵 , 为乐常苦迟 。
不如贫贱日 , 随分开愁眉 。
卖我所乘马 , 典我旧朝衣 。
尽将沽酒饮 , 酩酊步行归 。
名姓日隐晦 , 形骸日变衰 。
醉卧黄公肆 , 人知我是谁?曲江对酒【唐】杜甫苑外江头坐不归 , 水精春殿转霏微 。
桃花细逐杨花落 , 黄鸟时兼白鸟飞 。
纵饮久判人共弃 , 懒朝真与世相违 。
吏情更觉沧洲远 , ...
关于喝酒的诗句(越多越好)展开全部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曲蘖》云:“宋子曰 , 狱讼日繁 , 酒流生祸 , 其源则何辜 。
”很为发明酒的祖先叫屈 。
酒的酿制 , 宋应星认为始于传说中的炎帝和皇帝(《曲蘖》:“自非炎黄作祖 , 末流聪明 , 乌能竟其术哉”) , 也有说是上古时杜康或仪狄发明的 。
且不议酒流是否生祸 , 先人在发明酒时断没有想到此物会纵贯中华几千年文明 , 流布之广 , 影响之巨 , 远在“四大发明”之上 。
我国最早的史书《尚书》 , 即收有周公命康叔在卫国颁布戒酒令的《酒诰》 , 可见早在殷周时民间就已嗜酒成风 。
以后愈演愈烈 , 翻历代诗文 , 可说是酒气纵横 。
及至现代 , 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 时代腾飞 , 人民富足 , 粮食食之不尽 , 贮之易糜 , 最好的方法只有大量造酒 。
于是酒楼厅堂 , 华灯映碧 , 觥筹交错;大街小巷 , 划拳猜令 , 醉鬼翩翩 。
人民的酒量呈几何级递增 。
什么张翼德、鲁提辖 , 别看书上写得身长丈二 , 膀阔腰圆 , 喝酒如何了得 , 要搁今天 , 随便在街上拽一青皮瘦子 , 找一火锅摊 , 搬五箱啤酒两打二锅头和他们对瓶吹 , 谁先倒下还真的难说 。
正所谓 , “酒有别肠 , 不必长大” 。
酒有三六九等 。
《幼学琼林》云:“好酒曰青州从事 , 次酒曰平原督邮 , 鲁酒、茅酒 , 皆为薄酒……竹叶青、状元红 , 俱是美酒;葡萄绿、珍珠红 , 悉是香醪 。
”到了今天 , 更是品类浩繁 。
君不见 , 商场酒架上红的蓝的白的青的紫的 , 琳琅满目 。

【喝酒的 诗词】

从两块五一瓶的山城啤酒到价格高上天的“窖藏一百五十年茅台”、“路易一十八王朝干红” , 应有尽有 。
最贱的是重庆朝天门码头小吃摊子提供的“筋斗酒” , 扔一元钱自己拿瓷盅舀来喝就是了 , 为码头挑夫所最爱 。
至于为什么叫“筋斗酒” , 是不是人喝多了就会象猴子一样翻筋斗 , 尚待考证 。
喝酒的人也是三教九流 。
“酒池肉林”的帝王将相和“革命的小酒天天醉”的“人民公仆”一类 , 我们小老百姓无权议得 , 虽说最好的酒往往入了他们的口 , 也只好忍痛撇开不提 。
余者工农兵学商 , 行行都有恋杯人 , 不妨都暂归于“酒民” 。
单以酒量的大小 , 酒民就有“酒杯”、“酒盅”、“酒壶”、“酒桶”、“酒缸”等等形容 。
更有许多介于“杯”与“盅”之间、“壶”与“桶”之间 , 或视场面需要 , 忽而是“杯”、忽而是“盅”、忽而又是“桶”的游移分子 。
近几年据说还有号称“酒海”的豪客问世 。
依据喝酒风神的各异 , 又有“酒徒”、“酒鬼”、“酒魔”、“酒圣”、“酒仙”、“酒痴”、“酒狂”、“酒颠”、“酒疯子”等等谥法 。
当然 , 够得上这些称号的 , 至少和酒有着类似于爱情的亲密关系 , 逢年过节喝上一杯半杯啤酒或白酒者无缘 。
吾国的酒文化如此渊源流长 , 喝酒爱好者们又如涛涛江水 , 绵绵不绝 , 千百年来却没有一位大贤出来 , 为酒民们分个层次 , 定个高下 , 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 。
“饮酒岂知欹醉帽 , 观棋不觉烂樵柯” , 下棋都讲究分个段位 , 喝酒又为何不能?我国素有“理论指导实践”的优良传统 , 试想 , 假如有一套权威系统的理论出来 , 为酒民们指明方向 , 使他们喝得有理想 , 有追求 , 不断提高酒品酒德 , 于四化建设又何尝无益?如此 , 宋子的“酒流生祸说”不弹自破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