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生存》读后感怎么写?( 五 )


当然科技也是一把双刃剑 。假如有一天世界各地都停电了 , 台式电脑 , 电视等无法配备的电器将无法使用 , 许多活动就无法进行 。到了晚上 , 情况会更糟糕 。人们将回到过去电灯稀少的年代 , 正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因为我们太过依赖于这些便捷的工具了 。在当代社会由于电脑手机的普遍运用在这些简单的操作下 , 我们似乎也在渐渐丧失一些能帮助我们在现实中披荆斩棘的本领 。我们常常忘记一些常用字的写法 , 有常常见到老友却不知如何与其交流的尴尬 , 有过突然记不起来“洛阳亲友如相问 , 一片冰心在玉壶”是哪位诗人所着 , 甚至会在众人惊讶的眼神下很顺口地念到“山穷水复疑无路 , 一枝红杏出墙来” 。
看完这本书 , 我最大的感受是 , 在数字化的世界里 , 人只是一个个维护节点的“工程师” 。知识的进步变成了数据的增加、传播和复制 。知识体系变成了网络数据库 。可以使一个个从不愿读书的人们在瞬间能掌握一个个伟大的学者所有的研究成果 。电脑网络成为人脑的直接延伸 , 变为虚拟的人脑 , 于是人们眨眼间成为饱学之士 。他们“拥有”的知识足以令文艺复兴时代的巨人们羞愧 。然而 , 这种“拥有”具有多少内在化的成分?虚拟的人脑能产生新的智慧、美好情感和价值观吗?看来 , 在数字化时代 , 人越是“拥有”(拥有=检索+复制)知识 , 知识就越外在于他 。人越来越不需要也无力对知识进行消化 。我们重复的无数次的复制与粘贴 , 无数次的另存为根本没有任何意义 。
【《数字化生存》读后感怎么写?】当阅读变成了匆匆一扫 , 我们实际“拥有”的知识越来越少了 , 当我们的记忆细胞不需要时 , 我们的脑容量将越来越小 , 知识只能作为比特的形式而存在 , 是不是命中注定要在人脑中慢慢消逝 , 失去原来最初的意义 。着实可悲 。
读罢该书 , 我或许看到了它们的出路 , 这些知识 , 虽然眼前看来像是后时代的存在 , 然而 , 在比特的世界里 , 既然数字可以分解为比特 , 那么比特重构成分子 , 也同样不会困难 , 新的知识也将会随之而生 。

《数字化生存》读后感怎么写?


抱着“科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数学则是科学的共同语言和最高表现形式 , 它可以点燃科学思想的火花 , 使科学理论更加精确”的心情 , 我阅读了给人类的生存与思考打上新时代烙印的《数字化生存》 。这本书描绘了数字科技为我们的生活、工作、教育和娱乐带来的各种冲击和其中值得深思的问题 , 是跨入数字化新世界的最佳指南 。它使那些为数字化而焦虑、担心跟不上技术发展步伐的人欢欣雀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