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石溪作品读后感怎么写?

沈石溪作品读后感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 , 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 , 这时候 , 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沈石溪作品读后感 , 欢迎阅读 , 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
最近 , 我迷上了沈石溪的动物小说 。第一 , 是因为这些动物故事很吸引人 。第二 , 是因为故事里还蕴含着很大的教育意义 。
说几个我熟悉的'故事吧!《骆驼王子》中讲到了动物们因为火山爆发 , 而进行了漫长而悲壮的大迁徙 。大迁徙中 , 其它动物像斑羚、野马、野牛等都成了自私鬼 , 你不让我 , 我不让你 , 最后一匹匹地倒在了冰天雪地中 。而骆驼却懂得尊老爱幼 , 草丛让小骆驼先吃 , 野兽来了让小骆驼呆在包围圈里 , 沼泽中大骆驼当桥 , 让小骆驼先过……因此骆驼们到达了云南 , 并把这种美德传了下去 。可这种美德却让野骆驼走向了濒临灭绝的道路 。原来 , 种族们一向溺爱孩子 , 到了逆反期还一味地护着它们 , 等到发情期 , 也不让它们离开独立生活 。因此 , 小骆驼就失去了自我生存的能力 , 骆驼王子只好让主人公和向导强巴当牲畜养 。
看来 , 一味地溺爱就会让孩子产生依赖 , 无法自理更生 , 更无法繁衍后代 , 到了年轻力壮的时刻内心却还是一个小孩子 。动物行为学家把青春逆反期称为“第二次断乳” 。这个期间十分重要 , 它会影响动物的一生 。如果“断乳”成功了 , 那么它们就会真正发育成熟了 。如果“断乳”不成功 , 那它们就会变成一个只不过体格强健高大的小孩子 , 影响到学习、生活、工作、婚姻……
我们人类何尝不是呢?在这一方面 , 我们也要向一些食肉动物学习 。有些食肉动物 , 幼崽长大后父母就会把它驱赶出群体 , 永远也不让再回来 。让我深有感触的是狐狸清窝的习性 。有一种叫赤狐的狐 , 它的幼崽大约一岁半就要被母狐残忍地赶出窝 。有人说这是母狐出于自私 。但事实并非如此 , 这是因为母狐要幼狐独自闯荡世界 , 自力更生 , 独立生活 。就连瞎了眼的狐狸也宁可自己饿死也要清窝 。狐狸竟如此智慧!虽然我们不需要像狐狸那样清窝 , 但也要渐渐学会独立生活 , 这样才能成为有出息的人 。
动物的世界就是这样的 , 看了沈石溪的作品我倒觉得有时动物还真是我们的好老师 , 仔细想想 , 我们人类有时还真“禽兽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