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遂自荐读后感格式怎么样?

毛遂的确是个有才华有胆识的人 。你看他以三寸不烂之舌加武力相逼迫 , 终于使得楚王签下合纵的盟约 。其表现就好比利锥破囊而出 , 锋芒毕露 。读罢此文 , 不禁生发出许多感想 。毛遂自荐 。
其一在于 , “毛遂”要具备真才实学 , 这是利锥破囊的最为基本的条件 。毛遂既然敢于在众侍卫面前要挟楚王 , 其胆量的确过人 。但是只有胆量是无法做成大事的 , 毛遂在逼迫楚王之后的一番话才真正显示了他的才华 , 打动了楚王 , 这才是最重要的 。而才华的获得是离不开个人的努力的 , 正所谓十年磨一剑 , 否则想在别国的君主面前面无惧色、侃侃而谈是不可能的 。不止毛遂 , 历史上成就了大业的人 , 有几个不是通过努力奋斗才练就一身本领的呢?可见想要“破囊而出” , 首先要努力地使得“锥”锋利起来 。
其二在于 , 毛遂需要一个展现自己的机会 。这是利锥破囊的关键 。所谓“乱世出英雄”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要想成为“英雄” , 除了本身的本领之外 , 是需要客观条件的 。一个人的领导才能、组织才能等要想到充分的展示 , “乱世”无疑是个好机会 。在“乱世”你有表现自己的机会 , 可以通过努力团结一部分力量扫荡异己 , 要么成为乱世的中流砒柱 , 要么成为破除旧秩序建立新统治的领袖人物 。所谓“疾风知劲草 , 烈火见真金” 。的确 , 劲草在疾风中才能显出它的本色 , 没有了疾风的吹袭 , 它也是软软的长在地上的一束普通的草;真金置于火中 , 别人才能真真切切地认定这是真金 , 不是仿造的 。毛遂的机会就是使楚之行 。他抓住了机会 , 成功了 , 被平原君称赞为:“毛先生以三寸不烂之舌 , 强于百万之师 。”如果他抓不住这个机会呢?那他永远只是平原君的一个普通的食客 。平原君食客无数 , 毛遂只会毫无建树 。由此可见 , 机遇对于人的成功是多么的重要 。
自身的才华和机遇的结合 , 才是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这是文章给我的最大启发 。

毛遂自荐读后感格式怎么样?


《资治通鉴》载 , 周赧(nan,因惭愧而脸红)王五十七年(公元前258年) , 赵王使平原君求救于楚 , 平原君约其门下食客文武备具者二十人与之俱 , 得十九人 , 余无可取者 。毛遂自荐于平原君 。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 , 譬若锥之处囊中 , 其末立见 。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 , 左右未有所称诵 , 胜未有所闻 , 是先生无所有也 。"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 , 乃脱颖而出 , 非特其末见而已 。"平原君与楚王 , 日出而言之 , 日中不决 。毛遂按剑历阶而上 , "王之所以叱遂者 , 以楚国之众也 。今十步以之内 , 王不得恃楚国之众也!王之命悬于遂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