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建《铁匠铺》阅读答案如何写?( 四 )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这首词,写了一场激烈的战斗 。场面宏大,气势磅礴,惊心动魄 。但是,这壮烈的战斗,辉煌的胜利,只是一场梦 。梦醒之后,只剩下惨淡的灯光下,白发早生的词人 。理想与现实,壮烈与悲凉,形成了鲜明的的对照 。词人不由一声长叹:“可怜白发生!”
从辛弃疾南归到去世的四十年间,朝廷对他时弃时用,用而又疑 。国有危难时,招来用几天;时局稍稳,又弃他一边去 。他就像一块铁,时而被烧红捶打,时而又被扔进冷水 。可是他呢?不学季鹰归隐,不学许汜谋私,始终怀着一颗忠心、一腔壮志在等待 。等到英雄流泪,等到华发苍颜,等到晚年,终于被韩侂胄任用了,却又不被信任和重用,在任上含恨而终 。
这就是辛弃疾的一生 。正如辛弃疾在自嘲诗中所说:艰辛做就,悲辛滋味,总是酸辛苦 。这样的人生经历,注定了他的词中会有几多沉郁,几多悲愤 。
五、比较苏轼和辛弃疾
现在,我们就拿《水龙吟》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两首词作比较,从人生态度的角度,深入感受苏轼和辛弃疾不同的魅力 。
不同:
苏轼壮志难酬,年华老去,有些感伤,但是最终却能用一句: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驱散所有的叹息感伤,人生态度洒脱 。
辛弃疾则不然,他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最后又流下孤寂悲愤的眼泪 。他执着于自己的理想,无法排遣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忧愤 。
请同学们朗读以下文段:(多媒体展示:)
从某种程度上说,辛弃疾比苏轼更不幸 。苏轼是一个失意的文学家,但是毕竟没有民族仇、家国恨,犹能潇洒浪漫,把酒问青天;辛弃疾是一个悲剧英雄,江山半壁沦陷,一身本领,一腔热血,却只能,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同为豪放词人的代表,一个胜在文学造诣,登峰造极 。一个胜在国仇家恨,痛入骨髓 。
在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中,苏轼超脱了,他像一只成功蜕变的蝴蝶,翩翩起舞 。辛弃疾则更像春蚕,到死丝方尽,像蜡炬,成灰泪始干 。
所以,熟悉苏辛的人都说,苏放辛豪,苏平和,辛沉郁 。
六、结束语
无论是洒脱的苏轼,还是执着的辛弃疾,他们的品格和成就,都令我们高山仰止 。每一首诗词中,都有一个鲜活的生命,一份真挚的情感 。读诗,就是读人 。要倾情诵读,用心体会,切不可用漠然藐视了这些思想,亵渎了这些灵魂 。让我们都来爱诗词,爱这些高尚的灵魂,爱我们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瑰丽迷人的文化,爱我们这片生长过无数古圣先贤,盛开过无数思想之花的沧桑厚重的土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