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的读书笔记格式怎么样?( 七 )


通过全书的阅读与思考,我深刻感受到作者拥有一颗悲悯生活的心,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能感同身受;最为珍贵的是,我学习到了作者龙应台的广阔视野和朴实的文笔 。建筑在你的视野和你对生活汲取的养分上,这是一种平淡但充满魅力的美丽 。书中的很多想法内容很多的你我都能书写出来,但是那样的角度和叙述方式却是我们不可及的 。
有人说,少年时读过的书,奠定了我们少年的底色 。如果沐浴过瓦尔登湖的晨光,奔跑过聂鲁达的黄昏 。任凭世间万象映射心间,你仍旧能以梦为马,踏遍天际的绛紫与金黄 。读完《目送》这本书,使我深深的沉迷其中,回味每一个是曾经历的画面 。光阴似箭,昙花一下,稍纵即逝 。

目送的读书笔记格式怎么样?


伴着淡淡的油墨及纸质的香味,一页又一页,一篇又一篇,当我终于将一本并不太厚的《目送》读完时,留在心中的,是缠绵的一丝又一丝不舍,激荡的一波又一波深思 。
对于一个整天关在校园里埋头做题的学生来说,之所以会选择这样一本书来读,很大程度是受了书名的影响 。
“目送”,一个多么温暖的词语,它是缠绵的不舍凝注到目光中送给离去的人最后一份让其早日归来的叮嘱,是一股超越了三维世界将那些必走之物留于心间的神奇力量 。
作为与整本书同名的文章,也是整本书的第一篇文章——《目送》,作者从儿子的离写到父亲的逝,那无尽的沧桑在作者冷静而温暖的笔端一一呈现 。
我安静地读着这一切,于是道不尽的痛彻心扉与忆不完的温暖点滴就如受了魔咒的召唤似的,突然便回到了我的心间 。
我之所以会对第一篇文章产生如此大的共鸣,也许与我的经历不无关系吧!我是个安土重迁的人,而我的安土,不仅限于地域上,更包罗了春华秋实的交替,物异人非的变迁 。
我常自比为三毛,因为我觉得我与三毛都是步履维艰地行走于稀泥中的人,对于那拖出来的泥水,我们是多么地不忍擦去,因为它携带了我们的过往 。
可是,时间在流,世界在转,再多的留恋也留不住记忆的风逝 。于是,我们只有站在风中目送着远去的记忆 。
而在作者的这篇《目送》中,我也读出了作者对那一切即将远去的事物的不舍 。
作者写道:“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日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
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必追 。
这是多么的无奈与沧桑!如若说对于儿子的离,即使不必追却依然可以追,那么对于父亲的逝与母亲的老呢?只能眼睁睁巴望着回忆中的影像一幕幕掠过,却是可望而不可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