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会发言稿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新年好!
三十六年了!三十六年的分别,三十六年的牵挂,给了我们足够相约相聚的理由 。值此新春佳节之际,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xx中学79届农村加强班36周年同学会,一起追忆朝夕相处的青春岁月,重拾难忘而美好的同窗时光,重温恩师的谆谆教诲 。在此,请允许我代表这次同学会筹备组,对前来参加这次同学会的老师和同学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衷心的感谢!对因故未能前来的老师和同学,送去我们诚挚的祝福和新春的问候!
这次同学会由任老师、林老师、韩老师和我们几位热心的同学发起,得到了同学们的积极响应 。经过四个多月的筹备,今天,我们终于如愿以偿,与我们敬爱的老师相聚在一起,重温师恩,共叙同学友情 。
相逢是缘,相聚更是缘 。回首三十六年前,我们同学少年,风华正茂,青春飞扬,相逢在xx中学 。今天我们又因同学之谊再度相聚在这里 。真谓缘让我们相遇相知 。大家还记得三十六年前我们怀揣入学通知,肩挑行囊,翻山越岭,为节省四五毛钱的车费,徒步三四个小时到xx中学报到:还记得我们那时住的xx三中大楼还没有竣工验收,寝室地面的五孔板还没有抹上水泥;还记得我们每天早上以行军的方式从xx三中到xx一中上课 。呵,怎能忘记!永远也不会忘记 。这些经历已深深的烙在我们心中,溶入我们的血液,成为我们一路走来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那时条件虽然艰苦,生活虽然困苦,但我们依然乐观向上,勤奋努力 。教室里,我们寒窗苦读渴求知识;寝室里,我们促膝长叙畅想未来;食堂里,粗菜淡饭,我们狼吞虎咽;海山公园里,我们黎明即起书声朗朗 。当然,因为我们童心犹存,于是也有夜归爬校门翻围墙的不雅之举;因为我们血气方刚,于是也有为一桩小事面红耳赤;因为我们青春萌动,于是也有“七姨丈八姨丈”的八卦故事;所有这些无论对错,无论幼稚轻率,回想起来都是那么美好,那么亲切,那么难忘 。这就是我们独一无二的旧时光,虽然早已匆匆远去,但时间却以它的方式萃取下那些精华,放在我们心间,历久弥香 。
饮其流者怀其源,学其成时念吾师 。回首三十六年前,“xx中学79届农村加强班”无疑是我们农村学生的“黄埔军校”,令多少农村学生向而往之 。然而,当我们为自己能到加强班学习感到欣喜的之时,我们大家可能没有去想,我们的任老师提出创办“农村加强班”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担当,我们的老师从各个学校走来要面临多大的压力 。农村加强班不能不说是xx教育史上一项重大创举,在当初不能不说是一件异想天开新生事物,那么既然是新生事物,肯定要经受各种质疑、争议和冷嘲热讽,甚至面临扼杀 。所以创办加强班也有人不高兴,不舒服,什么纯粹是为了升学率,为了农村户口转城市户口等等,甚至有人在《xx日报》上发文指责 。面对质疑指责,我们的韩忠老师也曾为我们鸣不平,撰文“舟嵊夜话”,强调农村学生享受公平的教育资源是应有的权利 。为此我们的老师还是顾全大局,忍辱负重,直面质疑,以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博大胸怀一笑了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