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学生饮食的调查报告( 七 )


3、意志控制增强 , 情绪逐渐稳定 。青少年的情绪虽然比之成人易生易消 , 但毕竟比孩童时期有较大的抑扬 , 并逐渐趋于稳定 , 表现为意志对情绪的调控能力逐渐提高 , 情绪逐步带有文饰、内隐、曲折的性质 , 以及情绪的倾向性正在定型化 。
4、自觉坚韧性品质有所提高 。青少年已能把个人目的和社会价值联系起来 , 并逐步学会使个人目的自觉服从于社会利益 。与此同时 , 青少年克服困难的毅力随年级升高而增强 , 这同青少年责任感的培养和集体舆论的约束有很大关系 。但总的说来 , 青少年的情意品质还不够成熟 , 在挫折和失败面前 , 还是容易表现出迷茫和动摇 , 并产生悲观、畏难等消极情绪 。
二、从青少年身心发展看青少年心理教育工作的必要性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阶段 , 个体从儿童进入青少年阶段 , 其身心的发展起了重大的变化 。因而形成了青少年时期的特定的基本矛盾 , 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新的性需要与社会地位的矛盾 。
2.性成熟性意识增强与心理上道德上准备不足的矛盾 。
3.新的独立性需要与社会地位的矛盾 。4.新的独立性需要与心理成熟水平的矛盾 。
因此 , 从这个角度来看 , 青少年是人的一生中最容易偏离心理正常状态从而导致不适应行为或心理健康问题的时期 , 是一个充满危机的时期 , 因此青少年的心理教育工作不容忽视 。
三、心理教育工作的紧迫性
由于升学的导向与压力 , 学校往往采用了一系列措施强化学习 。频繁的测验考试 , 题海战术 , 学生分数排位等等 , 导致竞争意识超前移入 , 学校内部竞争激烈 , 压力剧增 , 使青少年学生无休止地陷于紧张、焦虑、担忧、挫折等等不平衡状态之中 。
从社会环境方面来看 , 青少年的成长环境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学生之间的攀比心、家长的严加管教 , 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也不可避免地滋长 , 给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 。
综上所述 , 我们可以看到 , 家庭、学校与社会环境方面都出现了一部分促使青少年心理偏离正常状态的不利的因素 , 对学生心理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 因此 , 注重加强青少年心理教育不但非常重要 , 而且非常迫切 。
**街道利用寒暑假 , 在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做到了三个帮助即:帮助学生维持正常的心理状态 , 避免其出现不利的心理状态;帮助出现了不利心理状态的学生及时摆脱这种状态 , 恢复正常状态;帮助心理不健康的学生康复 , 使之恢复健康状态 , 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