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杨桃》教学反思( 七 )


思考与实践体验相结合,学生理解较深,学习效果很好 。
但是,在课堂结束后,我也发现了自己一些不足之处 。
首先是课堂时间没掌握好,最后一个段落还没来得及讲,收尾仓促 。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要合理分配教学时间 。在规定的时间内把要讲的内容讲解完 。
其次是对生字词的掌握上分配时间少,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生字词的学习仍然是重要环节 。应该在认识生字词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正确书写 。
再次是课堂提问时为了让更多的同学积极参与回答问题,我鼓励同学们说:“这么多举手的同学啊,我看看谁没举手,谁没举手我就提问谁 。”结果,原本举手的同学都马上放下了手,我想,这样反而会让同学们养成一个不举手的习惯,这种提问方法应该改掉 。
在课堂上还有很多小细节应该注意改正,比如领读课题时声音不能拖长,学习要求需要学生齐读一遍,以指导同学们阅读课文 。板书设计中,课文的层次最好是在课文讲解之后,边总结边板书,这样能让同学们对文章的脉络更加清晰 。

《画杨桃》教学反思


《画杨桃》教学反思
我选择的是三年级上册第11课《画杨桃》,这篇课文的主旨是让同学们通过画杨桃这一件事理解“是什么样,画什么样”的道理,告诉学生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 。因此在对这一课的教学设计,我在教学之前思考了很久,怎样才能为同学们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又能把同学们带入情境中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抓住主线,整体理解 。我是直接设计的第二课时的教学,是在同学们已经整体掌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整篇课文结构上其实比较简单------总分总 。内容也比较容易理解,从画杨桃一课中学到了做人要实事求是的道理 。所以只要抓住主线画杨桃,这篇课文就比较容易讲解了 。根据同学们的学习提出了三个问题“我是怎样画的,我觉得我画得怎么样?”、同学们觉得我画的怎么样?”、老师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说的?”,在课堂上我和同学们一一解决这三个问题,以此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加深同学们的理解 。
二、把握关键,角色朗读 。这篇课文里除去第一小节和最后小节,其余的内容基本都是在讲解画杨桃这件事,文中的对话很多,此前我所设计的教学目标中就有领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因此我让同学们找出在看到我的话后老师和学生各自不同的反应,尤其是他们的神态和动作,将两者进行比较,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把握人物的情感,以此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尤其是老师询问的两个问题后,同学们对问题的回答 。两次回答的内容相同,但语气却不同,同学们通过朗读更能理解其含义 。这样的设计既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又深入体会人物内心,整体把握课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