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常规议论文如何写?( 六 )


一、短时高效是创新作文的总体要求 。
快节奏的生活 , 给我们启示:那种今天布置作文 , 明天才交的作文教学模式显得有点不合适了 。写作需要灵感 , 灵感稍纵即逝;灵感往往是急中生智 , 限时作文的压力 , 往往逼出了灵感 。这就意味着短时高效是完全有可能写出一篇几百字的好文章的 。怎样做到短时高效写出好文章?就得在作文课堂上下功夫 。结合写作题目与要求巧妙地提问 , 引导学生说 , 大胆地说 。学生发言越是积极 , 写起作文来就越是得心应手 。如八年级语文上册的教材“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中要求学生从三个活动中任选一个自拟题目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 。让学生自己去选 , 最后多数学生确定了一个他们比较感兴趣的题目是: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针对这个题目作引导 , 学生发言非常积极 。1+1只能等于2吗?算一算 , 一小时加一分钟等于多少分钟?一吨加一公斤等于多少公斤?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 。原本安排五个学生打扫教室和清洁区 , 结果只有两个学生去打扫 , 且扫得干干净净 , 全校评比该得了第一名 , 这时岂不是1+1>2了吗?轮到两个学生打扫卫生 , 放学之后有一个学生偷偷地溜了 , 另一个学生也不扫了 , 结果卫生
没有打扫 , 这不就是1+1=0了吗?大家提倡哪一种做法呢?是1+1>2还是1+1=0呢?本该五个学生打扫的 , 而两个学生认真地做完了这件事 , 为班级争得了荣誉 。这两个学生为班级利益着想 , 不计个人得失 , 他们团结、宽容、勤劳的品质难道不值得我们赞扬和学习吗?通过学生辩论 , 师生充分交流 , 用一节课的时间提炼出了文章的主题 , 学生积蓄了写作的材料 。接着第二节课便拟好提纲开始写作 , 写完便交作文 。且要求40分钟以内完成500字左右的作文 。作文字数由学生自己数 , 教师负责记录时间 。
二、立意新颖是创新作文的魅力所在 。
得到一个作文题目 , 首先要考虑到立意新颖 , 使人读来耳目一新 , 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构思精巧 , 出乎意料 。以“我的老师”为题作文 , 很多情况下就是直接写我的老师
二、三事而已 。在评改作文时发现一学生写的作文很有新意 。内容写的是她省钱买来的一本字典 , 成为了她经常见面的不说话的老师 。而这本字典却有一天不翼而飞了 。她立即告诉了老师 , 在老师的帮助下 , 同学们也帮助她寻找 , 终于找回来了 。从此她像尊敬老师一样珍惜这本字典 。全文通过一本字典失而复得的故事 , 体现了小作者立意的新颖 , 构思的精巧 。以“寻觅春天的足迹”为题作文 , 一学生别出心裁 , 一反春暖花开带给人们愉悦的常态 , 却着笔于伤春之作 。他写道:在这个不寻常的春天里 , 花是开了 , 她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飘落一地的花瓣如同他支离破碎的心 。树枝发芽了 , 芽却太少太少 。离开花朵的花瓣在春风中哭泣??只因为就在这个春风里 , 经常和父亲吵架的母亲选择离开家到远方谋生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