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对人积极的影响( 五 )


至汉代以后,四言诗虽断断续续一直有人写,但已不再是一种重要的诗型了 。
反而在辞赋、颂、赞、诔、箴、铭等特殊的韵文文体中,运用得很普遍 。
《诗经》是我国古代诗歌辉煌的开端,它对我国后世诗歌,以至整个古代文学的发展都有着极为巨大的影响 。
它所表现的“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精神,为后世的进步作家树立了楷模,启发和推动诗人、作家去关心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疾苦,把反映现实作为创作的出发点 。
这种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被后人概括为“风雅”精神 。
《诗经》中以个人为主体的抒情发愤之作,为屈原所继承 。
汉乐府诗缘事而发的特点,建安诗人的慷慨之音,都是这种精神的直接继承 。
后世诗人往往倡导“风雅”精神,来进行文学革新 。
陈子昂的诗歌革新以及唐代的许多优秀诗人,都继承了“风雅”精神 。
白居易和新乐府诸家所表现出的注重现实生活、干预政治的旨趣和关心人民疾苦的倾向,也是“风雅”精神的体现 。
而且这种精神在唐以后的创作中,从宋代的陆游延伸到清末的黄遵宪 。
《诗经》的“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在我国古代诗歌创作中一直被继承和发展着,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 。
《诗经》民歌重叠反复的形式,准确、形象、优美的语言,也被后世诗人、作家大量的吸取运用 。
《诗经》以它所表现出的深刻的社会内容和优美的艺术形式,吸引着后代文人重视民歌,向民歌学习 。
...
杜甫对唐代的影响、对后世的影响杜甫的影响:杜甫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 。
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 。
同时,其诗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还写了不少排律,拗体 。
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 。
杜甫还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摆脱乐府古题的束缚,创作了不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别”等 。
死后受到樊晃、韩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扬 。
杜诗对元白的“新乐府运动”的文艺思想及李商隐的近体讽喻时事诗影响甚深 。
但杜诗受到广泛重视,是在宋以后 。
王禹偁、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等人对杜甫推崇备至,文天祥则更以杜诗为坚守民族气节的精神力量 。
杜诗的影响,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 。
生平详见《旧唐书》卷190 。
杜甫虽然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是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
杜甫在他的有生之年以及他去世后的一些年,没有受到多少嘉奖和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他在风格和格律上的创新所导致的,某些评论家认为其中的有些作品仍然很大胆古怪 。
他在世时关于他的参考资料几乎没有,只有6名诗人共11首诗 。
而且这些诗关于他的影响这一方面,都没有提及他是诗歌和伦理观点的模范 。
然而,就像孔庆翔说的一样,杜甫是“中国唯一影响随着时间不断增长的诗人” 。
公元九世纪时他的作品开始出名,早期的正面积极评价来自白居易,他推广了杜甫部分作品伦理观点,尽管他只在杜甫的部分作品中找到这些观点 。
除了白居易,还有韩愈,他撰文以此批驳反对李杜的声音,捍卫了他们的美学地位 。
同时,这两位诗人的诗文中都有杜诗的影子 。
公元十世纪初,五代前蜀诗人韦庄找到了草堂遗址,重新修建茅屋,使之得以保存[25] 。
这一个时期,中国刮起了“新乐府运动”的狂潮,杜甫作为这一次现实主义诗歌运动的启发者备受推崇 。
杜甫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自白居易后,影响了皮日休、曹邺、聂夷中、杜荀鹤等人的创作,从而形成一个现实主义诗派,在晚唐的诗坛上独领风骚 。
到了宋朝,杜甫的声名达到了顶峰,黄庭坚、陈师道等,专门探究杜诗奇峭的一面,形成了“江西诗派”,之后的王安石、陆游、文天祥也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杜甫的影响,文天祥在狱中作了200首集杜甫五言诗,自序里说:“凡吾意所欲言者,子美先为代言之 。
”鲁迅也评价过杜甫,“杜甫似乎不是古人,就好像今天还活在我们堆里似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