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句诗词

反复句诗词

闻一多新格律诗主张对新诗的影响展开全部??每一个称得上卓越的诗人总会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
同为新格律诗派代表人物的徐志摩和闻一多,诗体风格不同 。
读闻一多的诗歌,我们常听到的是行进的节奏,是格式的匀整和均齐;读徐志摩的诗歌,我们常感到的是荡漾的旋律,是音节的整齐和变化 。
有见识的评论家对此作了一下的描述:??闻一多“作诗有点像李贺的雕锼而出,是靠理智的控制比感情的驱遣多些 。
”徐志摩“没有闻氏那样精密,但没有他那样冷静 。
他是跳着溅着昼夜不舍的一道生命水 。
”(朱自清《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志摩的诗》和《死水》,“风格不同,一则轻快,一则凝重 。
”(卞之琳《徐志摩诗重读志感》)??闻一多,徐志摩诗歌的不同风格,根源于他们独特的审美性格和观念 。
徐志摩爱“动”的性格烙印诗中,他说:“是动,不论是什么性质,就是我的兴趣,我的灵动 。
是动,就会催快我的呼吸,加添我的生命 。
”(徐志摩《自剖》)这种爱“动”的性格,形成了徐志摩诗歌互为表里的动荡情调和流动音调 。
他曾用“脱缰的野马”、“无关阑的泛滥”来谈自己的情调 。
的确,我们读徐志摩的诗,既感到奔跃的情思在弹拨我们的心弦,又感到跳溅的律动在叩敲我们的听觉 。
??而闻一多则推崇中国传统审美意识——“均齐” 。
闻一多认为“中国艺术最大的一个特质是均齐,而这个特质在建筑与诗中尤为显著 。
”(闻一多《律诗的研究》)并在探讨和实践新格律时,注意从律绝体和词曲中吸取营养,让诗行排列贯穿“均齐”的传统审美意识,在对传统的均齐美的概念的开拓发展中,形成新诗体诉诸人们视觉方面的“建筑美” 。
??徐志摩新格律诗的外在音乐美特点,正如他自己所说,主要内容是诗的“内含的音节的匀整与流动” 。
音节的匀整与音节的流动是对应的,徐志摩的主要贡献在于使二者达到了和谐的统一,创作了大批令人赞誉不绝的新格律诗 。
??而闻一多新格律诗的外在音乐美特点,则是整齐调和 。
他认为新诗的这种建筑美和音乐美是息息相关的,互为依存的,一方面,“没有格式,也就没有界的匀称,没有音尺,也就没有句的均齐 。
”“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影响着新格律诗整齐、复沓的节奏,这是符合诗歌艺术规律的,正如雪莱所说:“诗人的语言总是牵涉着声音的某种一致与和谐的重现,否则,诗就不称其为诗了 。
”(雪莱《诗辩》)??由此可见,闻一多强调的是整齐的节奏,他通过大体等时的音尺,有规律的排列成诗行,再用大体相同数的音尺的诗行排列诗节、诗篇,从而形成新格律诗节拍式的整齐而和谐的节奏美 。
而徐志摩注重流动的旋律,他通过诗行有规律的组织排列,从而形成全节或全篇新格律诗回环的匀整而流动的旋律美 。
??笔者将在以下内容中试着分析闻一多、徐志摩两位诗人是如何通过不同的节奏体系——前者是音组规律排列节奏,后者是诗行规律组织节奏——从不同方面开辟了我国新格律诗发展的道路 。
??诗歌主要借助声音的节奏和旋律来形成艺术美,“而节奏是诗的主要力量,注要能量 。
”(《译后》)那么节奏的基础是什么呢?闻一多认为我国的诗歌节奏基础是“音尺” 。
“音尺”(foot)原是希腊诗节奏元素的术语 。
希腊诗把一个长音和一个或两个短音结合成一个节奏单位,叫音步 。
英国诗论家把轻重音结合成节奏单位也称音步 。
闻一多称新诗节奏单位为“音尺”(即音步) 。
十分明显,是从西方诗律中借来的,但是他却根据汉诗的特点,赋予其全新的血肉 。
??徐志摩则强调诗行的作用 。
“把诗句分成若干行,常常是为了要正确地安排的节奏 。
”(马雅可夫斯基《新诗是“欧化的一统天下”吗?》)诗行在朗读语流中,内部会有若干自然停顿 。
就一行诗说,这种停顿不能形成匀整的规律,但两个或数个停顿对称排列,其行内停顿(节奏)在行间对比中,自然会显现出规律 。
徐志摩的新诗格律也向西方诗体借鉴,重现诗行对称,重叠对造成音节美的作用,创造出中国式的诗歌体系来 。
??关于音步(或音尺),徐志摩在诗歌创作中不是不涉及、不重现,而只是不像闻一多那样既在理论上加以系统阐述,又在实践中刻意追求罢了,应该说,徐志摩诗歌中不乏重视音步排列的例子,如《渺小》:??我们望群山的苍老,??他们不说一句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