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千山外

诗词 千山外

[墨香笔舞引蝶来,春润深情把意裁.纸上诗词赋给谁,情思缥缈千山外....心在千山外我们不可能走遍世界,但我们的心总在路上,这样你即使身居陋室,心却能在千山外!最可怕的是身体在路上,心却在牢笼中!”(迟子建)一只小鸟从门口蹦跳着进入营业大厅,那时,我们忙碌一上午,正为下班做着准备 。
下班,对于大家来说,像“胜利大逃亡!”这一点儿也不夸张 。
小鸟好像有目标一样,径直飞上窗台,又飞快地逮着一只苍蝇,叼着它顺原路轻快地,优雅地跳着出了营业大厅,这中间,有同事们喊着“快关门,捉住它,回去让小孩子们玩耍”小鸟全然不顾这些,好像它能明白自己的目标就是那只苍蝇 。
还好像它能明白,这样做没有一点危险性 。
更让我们奇怪的是,它能找到出去的路,没有撞到玻璃门上 。
同事们说着要捉住它的话,可没人会去实际行动 。
那一瞬,大家倒像是在观看一出精彩的表演 。
有同事猜想,这么高“智商”的小鸟,一定是有几张小嘴在等着它回去呢 。
大家又在感慨,面对生存,人表现出的状态要比鸟儿脆弱 。
有事可做就是快乐的,不是么?鸟儿觅食,目不斜视,那般从容 。
在它眼中,只有小虫最有吸引力,捉到小虫,就是它最开心的事情了吧 。
我笑,又不禁乱联系到一句“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
平淡的日子是相似的吗?在路上,我看小草吐绿,别人看树影婆娑,不同的风景,各自心底有各自的收获与快乐 。
昔日同事激动地告诉我,她三年前的基金涨了三倍 。
三年前,她选择辞去工作,刚开始,看得出她有失落感 。
现在,她的基金在三年间涨了三倍,所得差不多就是银行三年的工资 。
而她这三年,在家“坐享其成”,“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公平还是存在的 。
心在千山外心在千山外 牵继红 孙攀是一个让人看了心痛的孩子 。
尤其是看她学习,会让你觉得学习这玩艺儿,太折磨人了 。
可孙攀好像不这么想,在一次又一次的考试失败后,她仍然选择了苦读,这让曾经可怜她的人对她肃然起敬 。
她是一个有梦想的女孩 。
有梦想心里就有太阳,即使身处黑暗,也能望见光明;即使身在教室,心也能在千山外! 和孙攀相识,是在高二下学期,她因为考试成绩优秀被调到奥赛班,和她同来的共有六名同学,我最先记住了她 。
说来很心酸,我记住她的不是她朴素的衣着,也不是她憨厚的模样,而是她显得有些特别的头发 。
她留的是短发,有近一半的头发白而且亮,十分刺眼 。
没有发型,直而硬的头发恣意地向四下里蔓延,刘海过了眼睛河;脑后的头发戳在脖颈里,由衣领顶起,硬撅撅地翘着 。
其实,孙攀和同学们不一样的不只是她的头发,她几乎每天都要到老师办公室里去问题,有时一天要去好几趟,这是很多学生做不到的 。
还有就是她独饮的那份孤独,那是一般孩子所不能承受的 。
她把自己绑在学习这台机器上,每天不停地转啊转,不知疲倦 。
可孙攀的成绩在奥赛班里并不理想,数学老师说孙攀问的题是不是问题的问题,物理老师说孙攀问的题已给她讲过多次……老师们的话语里,透露出的是对她的关心、同情,更多的则是一种忧虑 。
这样好学的孩子,次次考试受挫,铁铸的人儿恐怕也是难以承受的,但在通往梦想的崎岖山路上,孙攀的脚步一直就没有停止过 。
有一天 。
在教室里,我又看见了孤零零的她,她仍然在专心地看书、演算 。
那天是放假的日子,同学们都离去了,整座教学楼空荡荡的 。
在深秋的季节里,她的身影显得无比的孤单 。
我禁不住走过去,轻轻地问她为什么不回去,她笑了笑说,我喜欢在教室里学习,习惯了,已经好久没回去了 。
这就是孙攀,一个怀揣着梦想的女孩,也就是在那个秋天里,她告诉我,有时候她一上课就很害怕,严重时怕得发抖 。
我记得我当时紧紧攥着她的手,只是在那一刻我才感觉到了她坚强外表下的脆弱,也难怪她小小的年纪竟有了白发! 孙攀复读是我不曾想到的,记得在高考复习的最后阶段,她的成绩是比较稳定的,只要高考试题难度不太大,她考上一类大学不是没有可能,即使上不了一类,我们也不主张她复读 。
可是孙攀却选择了复读,她仍然要圆她的梦 。
直到现在,我们还没有看到孙攀抵达她梦想的彼岸,但我们见证了她经过的一次又一次的练磨,所以我们坚信她的梦想一定能实现,因为她的心总在千山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