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四月》改写作文格式怎么样?( 三 )


1、知识与能力目标:正确读写生字“蚕桑”,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和默写古诗 。
2、过程与方法目标:借助注释理解诗的大意,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古诗文的基本方法,培养阅读古诗的兴趣,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通过“三读”来体会诗歌的音韵、画面、情感,并尝试自学田园诗 。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 。
【教学重点】
理解古诗内容,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 。【教学难点】
如何指导学生描绘生动的画面 。【课前准备】
1.了解诗人的创作背景 。2.多媒体课件 。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我们生活在繁荣的都市,感受着现代文明的气息,同时也呼吸着污浊的空气,举目高楼大厦,难见蓝天白云,举足车水马龙,总是来去匆匆 。假日里,我们走出都市,向往蓝蓝的天空,碧绿的山原,清新的空气,这样的地方在哪里?(乡村)好吧!跟老师来看看吧!(播放课件2-7)
2.巍巍青山、暧暧村落,乡村是那么恬静;啾啾鸟鸣、声声犬吠,乡村是那么灵动; 袅袅炊烟、霏霏细雨,乡村是那么朦胧;唰唰采桑、簌簌蚕食,乡村是那么忙碌 。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首有关乡村的诗歌,板题:乡村四月 。请齐读诗题(这么美的地方你想去吗?读出向往之请)
3.时间是农历四月,春末夏初,草长莺飞 。哪里的乡村呢?是江南一带的乡村,因为那里是诗人翁卷的故乡啊!(课件8,介绍翁卷)
二、初读,悟诗意
1、请大家大声读读这首诗,注意要把字读准,把句读顺 。(自由读) 2.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
生1(你能把字读准,把诗句读顺)
生2(你读出了自己的理解,读出了你心中的乡村四月)
全班读(乡村四月的景色被大家读着读着就勾出了大概的轮廓,这就是多读的魅力 。它能把藏在字里行间的画面立体起来 。)
做游戏,拍手读(在你们有滋有味的朗读声中,诗歌醉人的韵律已经缓缓流出)
4.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你明白了哪句的意思?(让学生粗略地讲,无需一定要读诗句再说)你用什么办法理解的呢?(注释、上下文、字典、请教别人??这都是学习古诗的好方法)
5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如画的乡村四月,一定吸引了你的视线,留住了你的脚步 。我们就开个诗画品读会吧! 三,品读,描美景
1.在诗中,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山原白川
子规烟雨
2.师导:山原,其实就是江南的丘陵小山 。你看到的是山原,但诗人看到的是“绿遍山原”,你说这有什么不同?读到“绿遍山原”这个词,你脑海里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