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原文、翻译及赏析怎么写?( 二 )


在“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中,长安指汴京 。本句是诗人因记起朋友被追而向汴京望去,然而却有无数的青山挡住了诗人 。境界就变为具有封闭式之意味,顿与挫级有力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满怀忠愤的情感 。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赣江北流,此言东流,词人写胸怀,正不必拘泥 。无数青山虽可遮住长安,但终究遮不住一江之水向东流 。换头是写眼前景,若言有寄托,则似难以指实 。若言无寄托,则遮不住与毕竟二语,又明显带有感情色彩 。周济云:“借水怨山 。”可谓具眼 。此词句句不离山水 。试体味“遮不住”三字,将青山周匝围堵之感一笔推去,“毕竟”二字更见深沉有力 。返观上阕,清江水既为行人泪之象喻,则东流去之江水如有所喻,当喻祖国一方 。无数青山,词人既叹其遮住长安,更道出其遮不住东流,则其所喻当指敌人 。在词人潜意识中,当并指投降派 。“东流去”三字尤可体味 。《尚书·禹贡》云:“江汉朝宗于海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江河行地与日月经天同为“天行健”之体现,故“君子以自强不息” 。杜甫《长江二首》云:“朝宗人共挹,盗贼尔谁尊?”“浩浩终不息,乃知东极临 。众流归海意,万国奉君心 。”故必言寄托,则换头托意,当以江水东流喻正义所向也 。然而时局并不乐观,词人心情并不轻松 。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词情词景又做一大顿挫 。江晚山深,此一暮色苍茫又具封建式意味境界,无疑为词人沉郁苦闷之孤怀写照,而暗应上阕开头之郁孤台景象 。。
此词写作者登郁孤台(今江西省赣州市城区西北部贺兰山顶)远望,“借水怨山”,抒发国家兴亡的感慨 。上片由眼前景物引出历史回忆,抒发家国沦亡之创痛和收复无望的悲愤;下片借景生情,抒愁苦与不满之情 。全词对朝廷苟安江南的不满和自己一筹莫展的愁闷,却是淡淡叙来,不瘟不火,以极高明的比兴手法,表达了蕴藉深沉的爱国情思,艺术水平高超,堪称词中瑰宝 。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赏析
辛弃疾的毕生志愿就是要北伐中原,恢复大宋江南的统一 。他有将相之国而无从施展,不管何时何地,无论所见所闻,种种物象,都会激发他的报国之志和悲愤之情 。公元1129年(建炎三年),金兵南侵,直入江西,隆祐太后在造口弃船登陆,逃取赣州 。四十七年后,辛弃疾途经造口,想起从前金兵肆虐、人民受苦的情景,不禁忧伤满怀 。况且中原仍未收复,举头眺望,视线却被青山遮断;但浩浩荡荡的江水冲破重重阻碍,奔腾向前 。这既是眼前实景,又暗喻自己百折不回的意志,也增强了他争取最后胜利的信心 。但一想到南归后的遭遇,又愁上心头,而那“行不得也哥哥”的鹧鸪啼声,更使他愁上加愁 。全词一波三折,极尽回环宛曲之美;善于运用比兴手法,笔笔言山水,处处有兴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