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高考的古诗词( 八 )


由此观之 , 王之蔽甚矣!(《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6.群臣吏民 ,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 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 , 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 , 闻寡人之耳者 , 受下赏 。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7.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 茕茕孑立 , 形影相吊 。
(李密《陈情表》)8.但以刘日薄西山 , 气息奄奄 , 人命危浅 , 朝不虑夕 。
臣无祖母 , 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 , 无以终余年 。
母、孙二人 , 更相为命 ,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
(李密《陈情表》)9.臣生当陨首 , 死当结草 。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 谨拜表以闻 。
(李密《陈情表》)10.时维九月 , 序属三秋 。
潦水尽而寒潭清 , 烟光凝而暮山紫 。
(王勃《滕王阁序》)11.层峦耸翠 , 上出重霄;飞阁流丹 , 下临无地 。
(王勃《滕王阁序》)12.闾阎扑地 , 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 , 青雀黄龙之舳 。
(王勃《滕王阁序》)13.云销雨霁 , 彩彻区明 。
落霞与孤鹜齐飞 , 秋水共长天一色 。
(王勃《滕王阁序》)14.渔舟唱晚 , 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 , 声断衡阳之浦 。
(王勃《滕王阁序》)15.古之学者必有师 。
师者 ,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韩愈《师说》)16.是故无贵无贱 , 无长无少 , 道之所存 , 师之所存也 。
(韩愈《师说》) 句读之不知 , 惑之不解 , 或师焉 , 或不焉 , 小学而大遗 , 吾未见其明也 。
(韩愈《师说》)18.孔子曰:三人行 , 则必有我师 。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 师不必贤于弟子 , 闻道有先后 , 术业有专攻 , 如是而已 。
((韩愈《师说》)19.于是余有叹焉 。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 往往有得 ,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20.夫夷以近 , 则游者众;险以远 , 则至者少 。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 常在于险远 , 而人之所罕至焉 ,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21.然力足以至焉 , 于人为可讥 , 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 可以无悔矣 , 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2.余于仆碑 ,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 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23.清风徐来 , 水波不兴 。
举酒属客 , 诵明月之诗 , 歌窈窕之章 。
(苏轼《前赤壁赋》)24.白露横江 , 水光接天 。
纵一苇之所如 , 凌万顷之茫然 。
(苏轼《前赤壁赋》)25.客有吹洞箫者 , 倚歌而和之 。
其声呜呜然 , 如怨如慕 , 如泣如诉 , 余音袅袅 , 不绝如缕 。
舞幽壑之潜蛟 , 泣孤舟之嫠妇 。
(苏轼《前赤壁赋》)26.方其破荆州 , 下江陵 , 顺流而东也 , 舳舻千里 , 旌旗蔽空 , 酾酒临江 , 横槊赋诗 , 固一世之雄也 , 而今安在哉?(苏轼《前赤壁赋》)27.寄蜉蝣于天地 , 渺沧海之一粟 。
哀吾生之须臾 , 羡长江之无穷 。
挟飞仙以遨游 , 抱明月而长终 。
(苏轼《前赤壁赋》)28.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 而又何羡乎?(苏轼《前赤壁赋》)29.乘彼垝垣 , 以望复关 。
不见复关 , 泣涕涟涟 。
既见复关 , 载笑载言 。
(《诗经“卫风”氓》)30.三岁为妇 , 靡室劳矣 。
夙兴夜寐 , 靡有朝矣 。
(《诗经“卫风”氓》)31.信誓旦旦 , 不思其反 。
反是不思 , 亦已焉哉!(《诗经“卫风”氓》)32.惟草木之零落兮 , 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 , 何不改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 , 来吾导夫先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