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高考的古诗词( 九 )


(屈原《离骚》)33.对酒当歌 , 人生几何?譬如朝露 , 去日苦多 。
慨当以慷 , 忧思难忘 。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
(曹操《短歌行》)34.青青子衿 , 悠悠我心 。
但为君故 , 沉吟至今 。
(曹操《短歌行》)35.月明星稀 , 乌鹊南飞 , 绕树三匝 , 何枝可依?山不厌高 , 海不厌深 。
周公吐哺 , 天下归心 。
(曹操《短歌行》)36.少无适俗韵 , 性本爱丘山 。
误落尘网中 , 一去三十年 。
羁鸟恋旧林 , 池鱼思故渊 。
(陶潜《归园田居》)37.户庭无尘杂 , 虚室有余闲 。
久在樊笼里 , 复得返自然 。
(陶潜《归园田居》)38.空山新雨后 , 天气晚来秋 。
明月松间照 , 清泉石上流 。
(王维《山居秋暝》)39.剑阁峥嵘而崔嵬 , 一夫当关 , 万夫莫开 。
(李白《蜀道难》) 。
40.天姥连天向天横 , 势拔五岳掩赤城 。
天台一万八千丈 , 对此欲倒东南倾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4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 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42.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 奔流到海不复回 。
(李白《将进酒》)43.人生得意须尽欢 , 莫使金樽空对月 。
天生我材必有用 , 千金散尽还复来 。
(李白《将进酒》)44.与君歌一曲 , 请君为我倾耳听 。
钟鼓馔玉不足贵 , 但愿长醉不复醒 。
古来...
高考古诗词鉴赏题诗歌鉴赏题在高考中越来越不可忽缺 。
十年来 , 古诗词测试的基本情况是:全国卷从1996年起 , 基本是考两道选择题 , 一道分析理解 , 一道分析鉴赏 。
2002年起 , 全国卷调整了试题比例 , 加大了主观题 , 这意味着考生将被赋予更大的发挥空间 。
上海卷自1993年以来 , 有客观题、主观题 , 但主观题比例大 。
2004年上海市考试手册作出这样要求:“能从主题思想、人物形象、表达技巧、语言风格等方面鉴赏文学作品 。
”可见 , 对古诗词的考查 , 不是孤立的鉴赏评价 , 它要求与认读、理解、分析能力综合在一起 。
考查考生对作品形象的感知和对情感的审美把握 。
尽管上海卷的题型量还未固定 , 难度上有加大趋势 , 但如果掌握了一些基本方法 , 寻找到一些基本规律 , 是能游刃有余的 。
诗歌鉴赏要求考生从诗歌内容、语言、结构、写作技巧及作品风格、鉴别其所表达的主旨、思想情感及社会意义 , 注意这十个方面 , 考生会成为诗词苑囿中的好“园丁” 。
怎样应对高考古诗词中鉴赏题:一、抓诗眼、抓意象、明意境诗眼诗歌是语言的艺术 , 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炼字” 。
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 , 一般是动词、形容词 。
如“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 , “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等等 , 使诗歌生动形象 , 境界全出 。
意象诗作中作者所写之景、所示之物 , 这客观的“象”与作者借景抒情的“情”、咏物所言的“志”的完美结合 。
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是约定俗成 , 有规律可循的 , 例如:“梅花”是高洁品格的象征;“月亮”代表思乡之情;“鸿雁”是传书的信使等等 。
有时诗人还会创造一群意象 , 如马致远的《秋思》就创造了11个意象 , 用“断肠人”这一中心意象来表达思归怀远的秋思 。
意境意境是文艺作品中和谐、广阔的自然和生活图景 , 渗透着作者含蓄、丰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 。
优秀的古诗词都创造了具有广阔艺术空间的意境 。
诗歌意境(情景)关系往往比较多的是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 。
意境特点有:慷慨悲壮、雄浑苍劲、恬淡自然、雄浑壮观、悲壮苍凉、孤独冷寂等等 。
可见 , 抓住这几个关键处 , 我们就可以穿越语言屏障 , 迅速触摸到诗人的心灵世界 , 走进诗的艺术境界 , 解诗答题 。
二、掌握古诗词基本知识诗歌分为古体诗(又称“古风”)、今体诗(又称“格律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