痕结尾的诗词( 四 )


十三、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
-欧阳修《踏莎行》十四、 谁抚我一丝秀发,谁欠我一生代价?十五、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
-秦观《八六子》十六、 夜阑窗外声,烛影照梦魂,知我懂我只一人 。
十七、 既不回头,何必不忘 。
既然无缘,何须誓言 。
今日种种,似水无痕 。
明夕何夕,君已陌路 。
十八、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 。
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 。
十九、 如是颠簸生世亦无悔 。
二十、 一朝春去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
二十一、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回得了过去,回不了当初 。
二十二、 纤指红尘,醉影笑惊鸿,皓月长歌 把酒临风,倾杯畅饮,尽长虹 。
二十三、 荏苒岁月覆盖的过往,白驹过隙,匆匆的铸成一抹哀伤 。
二十四、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
-张泌《寄人》二十五、 红尘嚣浮华一世转瞬空 。
二十六、 风吹沙吹成沙漠,你等我,等成十年漫长的打坐 。
二十七、 忧悒清远的气韵,是遥远的不可触及的忧伤,如微云孤月,只能遥望那天涯的距离二十八、 白鬓皱纹浓,手握竹杖长,雀嘶啼,北风荒,只剩眉线连长 。
二十九、 还能不动声色饮茶,踏碎这一场,盛世烟花 。
三十、 露恨晨曦花怨秋,醉后,只落一地愁 。
三十一、 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 。
-周邦彦《玉楼春》三十二、 那被岁月覆盖的花开,一切白驹过隙成为空白 。
三十三、 一朝春去红颜老,花落人亡
好的写事的开头与结尾开门见山 总结全文一般的写事开头是交代四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与事件发生的起因 。
结尾可以点题写出结果 。
切忌这只是一般的咯如果把开头比作“爆竹”,那么结尾就有如“撞钟” 。
古人说过:“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 茗,令人回味再三 。
”与开头一样,结尾也很重要 。
如果一篇主题鲜明,角度新颖的文章,读到最后,却被 一个不妙的结尾扫了兴,岂不可惜!结尾除了要服务于文章的内容和中心外,还得受“开头”的制约,这样 说来,结尾就更难写了 。
人们称好的文章的结尾为“豹尾”,从中考作文来看,虽然不一定要求篇篇文章的 结尾都是“豹尾”,但也要求结尾简练、生动、恰到好处 。
一般说来,同学们的作文结尾易犯的毛病有:① 画蛇添足 。
即全文已结束,本可耐人寻味,但作者仍不放心,偏要哆嗦几句,把无需交待的人物下落一一交 待,把本可悟出的含义一语捅破 。
②空喊口号 。
在结尾处为表明自己的立场、态度,大喊着与文章内容无关 的口喊,这种结尾大煞主题 。
③拖泥带水 。
结尾意思已经明了,却迟迟不肯收尾,冲突了文章的主题 。
由此看来,中考作文的结尾显得特别重要,如何写好结尾,提高考场作文的质量呢?下面的结尾技巧,都是中考作文中常用的 。
1、自然收束式 。
不论哪种文体的文章,在把内容表达完了之后,自然而然地收束全文,而不去设计蕴 意深刻的哲理语句,不去雕琢丰富的象征形体,这样的结尾谓之“自然结束式” 。
它完全避免了文章画蛇添 足、无病呻吟的结尾毛病,显得单纯明快、朴素无华,在中考作文中得到广泛运用 。
考场作文气氛紧张,竞 争激烈,不可能过多地讲究什么“式”,什么“法” 。
只要富于激情,挥洒自如,写到哪里就是哪里,能充 分地表情达意就是一篇好文章,但讲究“自然”并不意味着随心所欲,马虎草率,而是顺着文思发展的自然 趋势结束全局 。
在所学的课文中,这样的例子较多,在此不加赘述 。
2、首尾呼应式 。
结尾与开头要相呼应,写出既呼应开头,又不简单重复的语句,这种结尾方式是各类 文章极常见的收束方法 。
这种收束方法能唤起读者心理上的美感,产生一种首尾圆合,浑然一体的感觉 。
如 《一件珍贵的衬衫》,开头写了“在我的家里,珍藏着一种白色的确凉衬衫 。
”结尾写道:“四年来,这件 珍贵的衬衫,我精心地收藏着,没有舍得穿它一次 。
”《白杨礼赞》结尾与开头呼应道:“我要高声赞美白 杨树!” 3、卒章显志式 。
这种结尾方式,就是在文章结束时,以全文的内容为依托,运用简洁的语言,把主题 思想明确地表达出来,或者在全文即将煞尾时,把写作意旨交待清楚,所以这种结尾方法又称“画龙点晴 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