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松诗词翻译( 二 )


欲将寒涧树,卖与翠楼人 。
瘦叶几经雪,淡花应少春 。
长安重桃李,徒染六街尘!”其中寓意都表明,统治者弃而不用,是人才产生退隐心理的重要原因 。
隐者情操与松的关联,更不胜枚举了 。
遍觅唐诗,贾岛《寻隐者不遇》、《寄山友长孙栖峤》,常建《宿王昌龄隐居》,高适《赋得还山吟送沈四山人》,李商隐《忆住一师》,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孟浩然《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朱庆余《闲居即事》,许浑《晚自朝台津至韦隐居郊园》,太上隐者《答人》……无不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恬淡无忧的情趣和境界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更是显得出奇的幽清明净 。
在这一方面,令人眼花缭乱,甚者到了“无松不成诗”的地步 。

【庭松诗词翻译】

其实,隐者的行为,并不全是“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丘为《寻西山隐者不遇》)的佳趣雅兴,也不全是“松下清斋折露葵”(王维《积雨辋川庄作》)的孤寂寡淡 。
李白以《赠孟浩然》称赞他“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而孟浩然在《岁暮归南山》一诗中提到:“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
”是呵,谁真心情愿隐居山林,空对青松白云?多因世事艰难,不得已而为之 。
松风白云、高风亮节的背后,隐含着莫大的空虚和无奈 。
人们喜爱松树,除了观松,自然还有种松,除了写松,还有画松 。
王维“闭户著书多岁月,种松皆作老龙鳞 。
”皇甫冉“闲看秋水心无事,卧对寒松手自栽 。
”这是种松的 。
题画诗很多,有戴叔伦的《题稚川山水》,杜甫的《戏为双松图歌》,朱湾的《题段上人院画古松》,李洞《观水墨障子》等 。
皎然在题画诗《观裴秀才松石障歌》说:“此中势与真松争”,“对之自有高世心” 。
专门描述画松的诗歌中,当以景云的《画松》最为有名:“画松一似真松树,且待寻思记得无?曾在天台山上见,石桥南畔第三株 。
”画中的松树,栩栩如生,依稀能辨 。
真松也罢,画松也罢,诗人们见松生情,对松咏怀,依然是兴致勃勃 。
我爱我“松”,自是对松多了一份关注 。
但愿这一辈子堂堂正正做人,无愧于松的风格矣 。
参考资料:http://www.wsjk.com.cn/gb/paper21/52/class002100001/hwz221605.htm
《木兰花慢》的诗词、翻译、鉴赏 。
《水亭偶成》作者:朱瞻基临流亭馆净无尘,落涧流泉处处闻 。
半湿半干花上露,飞来飞去岭头云 。
翠迷洞口松千个,白占林梢鹤一群 。
此地清幽人不到,惟留风月与平分 。
这首诗译文意思如下:①上句俯视露湿芳革,鲜花争艳,下句仰观山峰耸峙,白云缭绕 。
②高低兼具、动静结合,描绘出一幅清新空灵的山水画面,极富有立体感和层次感 。
③表达出诗人欣赏美景时的悠闲自适的心境 。
这首诗的“诗眼”如下:①清幽 。
②首联写亭馆临近水流干净无尘,用泉水流入深涧之声清晰可闻来反衬环境的宁静;颔联以露湿花草、白云缭绕写山中景色的清新、淡雅和素净 。
颈联写群栖的白鹤、茂密的松林和神秘的洞穴,古朴而幽静,尾联直接点出此地清幽人迹罕至 。
③整首诗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了水亭周围环境的清幽秀丽,表达诗人对自然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
供参考 。
诗词翻译问题怯在此有两层含义:一层如你所说,二层是因为重阳登高怕惹起思念 。
古人重阳登高望远通常会惹起思念的惆怅,或是为国,或是为家,或是为自己现在的处境,本词你要抓住几个字眼:夕阳、两鬓秋、黄花瘦、重阳、登临、望故国、闲愁 ,其余的理解起来都不是问题,全词的翻译如下:夕阳已日薄西山,流水日夜东流,我这个一事无成的人就像西下的夕阳两边的头发已然发白(两鬓秋:在此语意双关,一是指头发发白,而是指一事无成愁上心头),我这个伤心之人愁得却比秋天的菊花还要瘦弱,心里害怕呀,又是一年重阳节了,勉强着自己去登高,到高处各种情思悠悠怆然,向远方望去,家乡在三千里之外,我伴着亭楼,秋风吹过,竟惹起没有缘由的闲愁 。
陆游《卧春》诗句翻译易透达春绿,岸似透绿,岸似透黛绿 。
毫无诗意,卧石答春绿,幄织绘中天 。
我只会种田《卧春》 《我蠢》暗梅幽闻花,俺没有文化,卧枝伤恨底,我智商很低,遥闻卧似水,要问我是谁,易透达春绿 。
一头大蠢驴 。
岸似绿,俺是驴,岸似透绿,俺是头驴,岸似透黛绿 。